敕勒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每日学诗词3北朝乐府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是南北朝期间敕勒人的一首民歌,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歌中呈现了一个辽阔苍茫的天下。
这个天下以高耸绵延的阴山为背景,阴山下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彷佛一贯延展到天边。
天地相连,天空犹如一顶巨大的毡帐,笼罩住大地。
天空湛蓝,草原辽阔,当风吹过草原,丰茂的牧草随风低伏,显露出一群群的牛羊。

置身于这样的景致中,愈会创造自身的微小,愈会窥见大自然和生命的无垠与广阔,愈会以为三千烦恼丝,弹指随风逝。

斛律金,东魏高欢部下大将,今山西朔州人,敕勒族。
他便是这首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已知的最早歌唱者。
高欢被西魏击败,军队士气低落,因而命斛律金唱《敕勒歌》,于是将士怀旧,军心振奋。
斛律金是敕勒族人,高欢部下多是鲜卑人,他们都是草原人,这首歌让他们仿佛回到了北方的大草原上,再次看到了俏丽富饶的家乡。

南北朝前面是东晋(南方)、十六国(北方)。

西晋(司马晋)(定都洛阳)末年,政权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终极导致作为南北统一大王朝西晋灭亡,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中原,先后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
而西晋皇室、官员则迁往南方,在建康(南京)建立起了东晋王朝。

北朝(386年—581年),指中国南北朝期间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

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继续北周边陲的隋完成了统一大业,故不在此列;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
从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隋文帝建立隋朝为止,这五个朝代与南方地区在东晋灭亡后相继涌现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即南朝)对峙,合称南北朝。
唐朝官改动史尊奉南北朝共为正统。

北朝结束了中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势。
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续了北朝,他们的开国天子们的先人都是北朝名贵,并且又从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隋唐盛世和民族大领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