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溜达至溪流尽头,非绝境而是转机,择一石静坐,不雅观云卷云舒,世间万物皆有其时,顺其自然,方得心灵之自由。
【2】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五代·李煜《子夜歌》 全词以“梦”为中央,集中写“空”。笔意直白,存心挚真。全词八句,句句如口语入诗,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挚切。全词有感慨,有追忆,有无奈,有悲苦。这统统因其情真意深而动听不浅,同时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显其曲致婉转。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楚。词的下片续写作者昔日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和痛楚。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自然对自己的故国有不可割舍的情绪,以是定会朝思夜想。可是事非昨日,人非当年,过去的欢快和荣华只能在梦中重现,而这种重现带给作者却只能是悲愁无限、哀情不已,以是一觉醒来,感慨万千、双泪难禁…
【3】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快,不开口笑是痴人。
——唐·白居易《对酒五首·其二》
眇小如蜗牛角的骚动,不过是在瞬间闪烁的火花中寄存,人生短暂,无论贫富贵贱,欢笑同行,才是不枉此生的真谛。
【4】
雾失落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不雅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这首词作于北宋绍圣四年,彼时的秦不雅观再遭贬谪。绍圣元年,北宋新旧党之争波澜中兴,宋哲宗亲政,规复宋神宗新法,绝大部分反对新政的旧党人连遭罢黜。当时苏轼失落利,作为“苏门四学子”之一的秦不雅观定然不能幸免。秦不雅观先贬杭州通判,旋贬处州监酒税,绍圣三年再贬郴州,次年仲春编管横州,末了又徒雷州。直至宋徽宗登基,方才得以北归,怎奈天不遂人愿,终极逝于藤州。而这首词便是秦不雅观赶赴横州之前所写,题为“郴州旅舍”。
【5】
得即高歌失落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目前有酒目前醉,嫡愁来嫡愁。
——唐·罗隐《自遣》
得志高歌,失落意则罢,愁与恨,悠悠岁月中自会消散。把握当下,酒喷鼻香里忘怀嫡忧,活出洒脱,方显智者本色。
【6】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人在伤感的时候看什么都是灰色的,悲哀时,天空彷佛短缺点什么,虽然依旧是万里无云,可是总觉得胸口发闷。
【7】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宋·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尘世如梦,几番秋凉,循环中体验生命的轻重。识破世事,淡然处之,方能参透人生的豁达。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恨海棠无喷鼻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戛然而止大概是最好的结局,就像维纳斯的断臂,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像卡夫卡的城堡。真与假的镜像,荣与枯的镜像,宁与乱的镜像。
【8】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有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行走人间,何处是归宿?宛如彷佛那雁过留痕,轻踏雪泥,生命之旅,不过是一场场有时的重逢与别离。
溘然想起这首诗,诗词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连接着古今,在当下的我们也能与古人灵魂共振。
【9】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宋·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不必细数过往,无需忧虑未来,珍惜面前的每一刻,满杯之中是生活的甘醇,活在当下,便是最好的安排。
【10】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清】王国维《蝶恋花》在人间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岁月匆匆,流年似水,蓦然回顾,两鬓青丝染霜华。回不去的青春,留不住的岁月,若是来不及负责的年轻,那就不妨选择负责地老去。
【11】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尝遍人间百态,愁绪满怀,欲语还休,只因深知,言不尽意。秋风起时,凉意袭人,一句“天凉好个秋”,尽是不言中的深奥深厚与释然。【12】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白居易思念元稹,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元稹思念亡妻,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刘希夷叹红颜易老,年年纪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欧阳修叹聚散无常,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宋·陆游《游山西村落》
弯曲蜿蜒,山水间彷徨,正以为无路可行,忽现绿柳繁花,又是一番新天地。人生路上,困境之后每每隐蔽着希望与转机。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上天不会总是那么不公正。他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再为你开一扇窗,所有的失落去,都会以另一种办法归来。绝境便是心境,只要你的内心种下了信念的种子,无论风吹雨打,总有一天能着花结果。
【14】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秋思”,即秋日的思念,这里特指中秋之夜的思念。墨客问自己,也问天,问大地:不知道在这样的中秋明月下,谁家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或者说,谁在看玉轮的时候,陷入了沉思,陷入了怀念之中呢?他的说话很婉妙,不说“谁家有秋思”,而是说“秋思落谁家”。“秋思”犹如月光,落在家家户户,落在很多人的心里。
【15】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一节节,一段段,四季青,冬日展,风雨过,开遍满山,任风吹,任雪漫,直中曲,宁不弯,傲骨深藏,耸立山峦。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历经万千磨砺,竹子依旧坚韧挺立,听凭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方显品质高洁。
【16】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昼寝起·其一》
夏日悠长,午后醒来,心天真念,闲看孩童嬉戏,捕捉空中飘落的柳絮,大略场景,却是生活最纯粹的乐趣。
【17】
长恨民气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唐·刘禹锡《竹枝词》
人生犹如江河奔流,沉着时水面波澜不惊,宛如镜面;然而,一旦风起,即便是原来宁静的水面也会骤然掀起彭湃澎湃的巨浪。“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民气。”民气则更为繁芜难解,仿佛那难以捉摸的暗流,时常在不经意间掀起波澜,今日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嫡便视如仇寇不相往来。
【1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特殊喜好苏东坡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没想到苏轼还喜好研究星座。他便是摩羯座。苏轼说:乃知退之摩羯为身宫,而仆乃以摩羯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从苏轼开始,在中国古代就盛行一种文化,凡是文人不得志,就说自己是摩羯座。
【19】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惧浮云遮蔽明晰望的视线,只因我已身处高山之巅。站得高,看得远,内心武断,自能洞察世间原形,不为表象所迷惑。
【20】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
想要折枝桂花,带壶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始终没有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2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不雅观书有感·其一》
清澈如此,源自活水潺潺,学问之路,亦需新知不断,心灵之泉方能澄明如镜,映照聪慧的光芒。
这首诗的主题因此池塘为喻,表达了读书对付人的主要性。墨客将半亩方塘比喻成一壁镜子,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在水中来回移动,景致幽美。然后通过设问,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是由于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这里的“源头活水”暗喻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积累,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心灵的澄明和聪慧的增长。这首诗鼓励人们要勤奋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以充足和提升自己。
【22】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明·唐寅《桃花庵歌》
世俗笑我狂放不羁,我笑众人不解风情。名利场的荣华终成空,宁静田园,无名花,淡酒,锄田为乐,清闲逍遥。
【2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滔滔江水东流去,英雄豪杰随波逐流。功过是非,须臾皆空,唯有青山不改,夕阳几度,红遍天边,是历史永恒的见证。
【24】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逐一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
阐明: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天命,不管你如何努力,总有一些事,是你无法改变的。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淡定的态度,认为命运决定了我们所得到和失落去的统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得到了一些东西,失落去了一些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以是,我们该当学会不纠结、不纠缠,从容地看待得失落,珍惜身边拥有的统统,追求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25】
看来世态炎凉尽,惟有月明无贵贫。
——宋·赵崇森《玩秋月》
玉宇秋光无一尘,大家共喜桂花新。看来世态炎凉尽,惟有月明无贵贫。
【2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船旁千帆竞发,病树前万木逢春。新陈代谢,生生不息,困境之后总有新生,自然法则中藏着生命的韧性与希望。
生活如诗,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亦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要学会热爱生活,热爱自己。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27】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民气,却道故民气易变。
——清·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断交词柬友》
若人生只如初见,何来秋风中画扇的悲惨。民气易变,情难长久,平凡变迁中,才懂得最初的宝贵与后来的无奈。
【28】欲将苦处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又岂止是当时“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呢?原来尚有人能隔着史籍听你忠肝义胆满腔肺腑之言,可现在却连你的一身忠骨一腔热血都要拿来戏谑,天日何曾昭昭?
南宋英雄岳飞,也是由于在半夜的梦里想到了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并对自己的戎马生涯做了一个总结。不被人理解的空想,难有共鸣。
【29】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宋·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作《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表达了词人晚年对世情的大彻大悟: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嫡阴晴未定。
【30】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日复一日,花前饮酒,不避干瘪,镜中容颜渐瘦,却也是甘心。情深意切,纵使消磨光阴,也无怨无悔。
【31】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景象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生平干瘪,只消几个薄暮?——[宋代]赵令畤《清平乐·东风依旧》
道家学说云:祸福相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与“反者,道之动”,实为一理;任何事物都向其相反方面或对立面进行转化。福祸、好坏、强弱、死活、康健与疾病、富有与贫穷,等等,莫不如此。你本日活着,但向着去世亡的方向变革;你本日富有,也向贫穷转化;你现在弱小,也在逐步变强大;你现在情状坏,也在逐步变好。既是豁达,更是规律。
【32】
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
——唐·孟郊《伤时》
人生路上,我们会碰着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不管你活得如何,都会给你尊重和体面;有些人,看你过得不如他,便找尽机会瞧不起你。就像古言说的:“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
【3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死活相许?
——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问这世间,情字何解,竟能让生灵甘心死活相托?爱之深,情之切,超越死活,诠释了情绪的极致与伟大。
【35】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溪边云起,日落西山,山雨将来,风已满楼。世事变幻莫测,预兆不祥,却也暗示着变革即将来临,统统都在悄然准备中。
【36】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东风不世情。
——唐·罗邺《赏春》
注 释:赏春:这首诗题目有好几个,一作“芳草”,一作“春游郁然有怀赋”。“郁然有怀”更能表示本诗的意味。闲门:来往人少,显得清闲的门庭,王维《过李楫宅》诗:“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一样平常指小门小户,平民百姓所居之处。要路:主要的道路,借指贵显的地位,《古诗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指高墙深院,王公显贵所居之地。点检:考察、反省之意。世情:世态人情,有趋炎附势之意,施肩吾《及第后过扬子江》诗:“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37】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那份情,曾经的点点滴滴,如今只能在回顾中寻觅,彼时的惘然与不解,此刻却成了最深的感慨与遗憾。美好易逝,恍如隔世。
【38】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样平常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这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亡国之后,李煜被宋国囚禁时所写的,这首词中表达的离去之愁很明显,既有阔别故宅的伤感,也有独自一人在他国的孤独忧闷。个中“无言独上”“寂寞梧桐”“是离愁”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作者李煜的伤感和凄凉!
【39】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骚。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
——宋代·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期间(43岁 - 53岁)的作品。此词含蕴的情绪非常深奥深厚,词人利用的措辞又非常平淡。上片描述景象的清冷,云水的舒卷和花鸟的静默,都无奇险之处,但寂寞沉闷的气氛已足以使人愁苦;换头后,出语十分旷达,但政治失落意的感情愈觉令人凄断;结末二语尤其淡朴浅近,直如野叟闲谈,略不经意,而“义士晚年,壮心不已”的感慨却表现得极其厚重。
【40】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东风轻拂,捷报传来,马蹄声急匆匆而欢畅,仿佛一日之间,便能览遍长安城的每一朵繁花,那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残酷瞬间。
【41】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生命之河奔驰不息,世代更迭,循环往来来往,而江面之上那轮皎洁的月,年复一年,见证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42】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草木春来自发芽,秋至叶落归根,它们顺应自然,不慕人赏,正如君子修身,秉持本心,不求外在的赞颂与认同。
【4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其独特的代价,纵然千金散尽,才华与信念犹在,终将重获辉煌,这是对自我代价的坚信,也是对生活的无限乐不雅观。
【4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立于群山之巅,方能感想熏染那“一览众山小”的豁达与壮志,这是一种参透人生的高度,也是内心对卓越追求的写照。
【44】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想要得知桂花半壶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究竟找不到少年时那种斗志昂扬的觉得,终年夜了去做小时候的事情,当然没故意思了。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禁感叹,原来我们都已经终年夜。珍惜人生的每个瞬间。 【45】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薄暮却下潇潇雨。
——宋·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朱淑贞,南宋女词人。朱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编辑成集。
【46】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无论身处何地,面对何种讯问,心中那份纯洁与高洁,犹如冰心置于玉壶,晶莹剔透,不染尘埃,是对交情的忠实,更是对自我风致的坚守。
【48】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唐·王勃《滕王阁序》
仰望苍穹,顿感天地之广阔无垠,宇宙之浩渺,而人生的喜乐悲欢,宛如彷佛那潮起潮落,盈亏交替,自然规律之下,感悟生命的起伏与平衡。
【49】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感情灯前,客怀枕畔,苦处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生平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折桂令·客窗清明》是一首散曲。从“五十年春梦繁华”一句推测,此曲约写于墨客五十岁旁边,清明时节,客居他乡的作者创作了此曲。此曲前三句写即目所见的景物,表达游子的孤独情状;中三句由景及情,逐渐道出他的情怀,勾勒出孤单的游子形象;接着两句写愁思深长;末端三句用春意盎然反衬流落游子的孤独和哀愁。全曲情景交融,意境哀婉,蕴含无限愁思与感怆。
【50】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已不在,桃花依旧,东风中笑得残酷,是光阴的无情,也是影象的美好,我们要珍惜面古人,留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51】
烛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杜牧在扬州时,曾结识一位俏丽年轻的歌妓,彼此感情相称深厚。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杜牧离开扬州,赴京任监察御史,与这位歌妓惜别,并为其写下此诗。紧张描述的是歌妓的俏丽,以此来表达墨客的惜别之情。
【52】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情绪的痴缠,本便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人性最深处的温顺,那些遗憾与哀愁,无关风月,只因情深。人生情绪的纠葛,超越了自然界的规律,是心灵深处最纯粹的体验。
【5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花着花落,春去春回,统统顺其自然,无可奈何中包含着对生命循环的接管,而那归来的燕子,似旧时相识,又彷佛在见告我们,只管万物更替,某些情绪与影象,总能在某个瞬间,触动心底最优柔的地方。
【5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不雅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真爱绵长,超过时空,不拘泥于少焉相聚,纵使山水相隔,两颗心牢牢相依,朝朝暮暮,又怎能限定真爱的广阔?
【55】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唐-张泌
春夜,月光如水洒满庭前,落花在月光下是不一样的凄美。多情的月光彷佛感想熏染到了离去之情,悄悄地照耀。离去是人间常态,就像这春庭月,虽然无法阻挡落花的凋零,但它依然选择照耀,是希望和勇气。
【56】
早知如此绊民气,何如当初莫相识。
——唐·李白《秋风词》
秋日是思念的时令!
“早知如此绊民气,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的一首《秋风词》,唱断多少人的相思浓情,纵然隔了千年,依旧动人心弦。而秋日的景物也常常被古人用来寄托相思:秋风秋雨、红叶黄花,大雁传书......。秋日里的那一首首相思诗词,就像一幅幅绚丽的图画,描尽了人间秋色和人间的悲欢离合。
【57】
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置身峰峦之中,难窥全貌,正如人生各类,当局者迷,唯有跳出局限,方能洞察事物实质,识得庐山真面,了悟生活真谛。
【58】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再平凡的水流也难以入眼;见识过巫山的云蒸霞蔚,别处的云彩便失落去了颜色。情绪天下里的那份唯一,非比平凡。
【59】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在万千人海中寻觅,无数次回眸,以为错过,却在不经意间,创造那人正站在灯火稀疏之处,静候你的到来。缘分,总在最不经意间绽放最俏丽的笑颜。
人生的三重境界:一、“立”便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守”便是要守得住,要有韧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干瘪”。三、“得”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所谓:“看山便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60】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生命短暂如春日幻梦,人情凉薄似秋云易散。不必为世事劳心伤神,统统自有天命,放下执念,方能领悟生命的从容与淡泊。
【61】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如同一条逆流而上的旅程,我们都是匆匆行走在路上的乘客。既然都是过客,何不以洒脱的心态,笑对风雨,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刻风景?
人生的旅途不会一帆风顺,正如在攀登一座山时总是深感怠倦,阻碍重重,我们是这逆旅之上的行人,但山重水复之后,必有柳暗花明。
【6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早晚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墨客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怀写志。
东篱下轻摘菊花,悠然间,南山之景跃入眼帘,一种归隐自然的大彻大悟、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平凡之中见真章,让民气生神往。
【6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惠能《菩提偈》
人行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世间三千事,烦恼在民气。心有统统,有心空,统统空心乱,统统乱,心安统统安。
心灵的宁静,不依赖于外物,正如明镜无台,菩提无树,心无挂碍,何处尘埃可落?这是对内心天下的净化,是对生命实质的透彻领悟。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天下,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清闲,语默动静体自然。不要刻意的去追逐,统统遵照自然的规律,愉快轻松,过好每一天!
【64】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宋·苏轼《琴诗》
琴音之以是悠扬,非琴自身所有,亦非指间所能独奏,而是心与手、物与我的完美领悟。世间万物,皆需分缘和合,方显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