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斥候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斥候碰,斥候怕碰炮兵炮!

但是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偶尔才艺演出会来两句绕口令之外,彷佛大多数时候都是学播音主持或者演出台词演习时才会打仗。

那,绕口令究竟有啥用呢?

带着好奇的心态,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文化积厚流光古代就有绕口令了

汉语绕口令是一种具有汉民族传统的措辞艺术。
由于它的“绕口”和意见意义性,被大量的用于播音主持中的语音演习和演出专业台词演习。
通过绕口令演习可以帮助练习者加强吐字归音、改进语音面貌,还能增强气息掌握和声音的弹性。

不明觉厉。

那绕口令究竟是啥时候涌现的呢?(

原来,早在南北朝期间就涌现了和当代绕口令非常靠近的词句,但是古时候大多因此诗词的形式涌现的,叫做“吃语诗”。
(这名字,一听就能懂。
难得碰着古人不拽艰涩字的名词)

话不多说,咱们一起来瞅瞅古代的“绕口令”究竟长啥样!

《双声诗》

南北朝·王融

园蘅(héng)眩红蘤(huā),

湖荇燡(yì)黄华。

回鹤横淮翰,

远越合云霞。

听说这首《双声诗》可能是古代第一首五言口吃诗。
但是从古代到当代语音发生了不小的变革,部分字词的读音和当代普通话存在差异。

《李师长西席别墅望僧舍宝刹,因作双韵声》

唐·温庭筠

栖息消心象,檐楹溢艳阳。

帘栊兰露落,邻里柳林凉。

高阁过空谷,孤竿隔古冈。

潭庐同淡荡,仿佛复芬芳。

替考大神温庭筠前来报到!

关于这首诗的史料记载较少,我们无法得知当时的温学霸为啥要写这首诗。

《戏和正辅一字韵》

宋·苏轼

故居剑阁隔锦官,柑果姜蕨交荆菅。

奇孤甘挂汲古绠,侥觊敢揭钩金竿。

已归耕稼供藁秸,公贵干蛊高巾冠。

改更句格各蹇吃,姑因狡狯加间关。

原来东坡居士不只是个吃货,还是个喜好用笔墨调侃别人的主!

《赠口吃孝廉》

明·徐兴公

留恋兰陵令,淋漓雨泪流。

岭萝凉弄濑,路柳绿连楼。

《赠口吃孝廉》其一

明·谢在杭

绿柳龙楼老,林萝岭路凉。

露来莲漏冷,雨泪落刘郎。

《赠口吃孝廉》其二

明·谢在杭

黎岭连连路,兰陵累累楼。

流落怜冷落,郎辇

这位口吃举人即将前往兰陵做县令,在他的欢送宴会上向谢在杭与徐兴公两人求诗,结果这二位赠了这三首……

怎么说好呢,便是坏,哪壶不开提哪壶!

搞得人一起念到履新也没念顺溜。

哼!
人家举人宝宝,不,是本县宝宝有感情了。

《七夕》

明·刘厚坤

莲漏难留恋,南楼辇路凉。

年年来念汝,两泪落牛郎。

牛郎年年念刘娘,刘娘年年念牛郎。
郎恋娘来娘恋郎,郎念娘来娘念郎。

嗯,这俩相隔数百年的绕口令放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草屋闭户言志

清·纪晓岚

馆阁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宠出重城。

散心松寺寻宵宿,喜幸花轩候晓行。

情切慈亲催寸草,拋撇蓬荜譬飘萍。

身逢盛世述书史,蛮貊氓民慕灵名。

传说,乾隆下江南时,随行的纪晓岚为了拿南方官员开涮,写了这首诗并且交给当地官员练习。

在御前朗诵时,笑得乾隆和一干随行职员前仰后合。

后来以为实在有失体统,再加上当地官员也有不满。
于是接下来的一起就禁止纪晓岚再题字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