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
李峤 〔唐代〕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怎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20岁考中进士,文学功底相称踏实,他与苏味道、杜审言和崔领悟并称“文章四友”,53岁时升至宰相,当时,武则天命令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主编《三都珠英》,并命“文学之士”参与修撰,个中就有李峤。
唐玄宗晚年尤其喜好李峤的旧作《汾阴行》:“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惟熟年年秋雁飞。”每每听到戏子演唱此曲,唐玄宗都会潸然泪下,并由衷赞道:“李峤真才子也。”
李峤的这首《中秋夜》,首句中的“圆魄”指玉轮,整首诗字数不多,却有着达及心灵的深刻,浅近的用词,清晰的表述,读罢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虑。
清冷的寒空,一轮明月挂在天边,大家都说此时每个地方都洒着一样的月光。但哪里知道,千里之外,有没有风雨交加呢?
李峤的诗大都为五言诗,尤其善写咏物诗,日月星辰,风云雨露,都可入诗,每一首诗都带有不同他人的李氏风格,“风骨高华,句法宏赡,音节雄亮,比偶精严”。难能名贵的是,李峤可以于平淡平凡,司空见惯中,寻得深省之后的真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