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条记
读清朝尤侗《答黄九烟》:“辱赠扇头十绝,首云“目前喜得见尤侗”,见者无不怪之。仆解之曰:“白也诗无敌”,杜甫诗也;“饭颗山头逢杜甫”,李白诗也;下此则“不及汪伦送我情”,“旧人惟有何戡在”,无不呼名者,又何怪也?不特此,人苟心腹,字之可,名之亦可。即呼之为牛,呼之为马,亦无不可。苟非心腹,则称之为师长西席,直叱之为老奴耳;尊之为大人,犹骂之为小子耳。至于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则其人何如人哉?白之名甫,甫之名白,师长西席之名侗,一也。诚恐师长西席借仆名押韵耳。苟仆而可名,仆不朽矣。”
其大意是说:辱您赠我扇头上十首绝句,首句说“目前喜得见尤侗”,看到的人没有不怪罪的。我阐明说:李白的诗是相称高明的,但他提给杜甫的诗:“饭颗山头逢杜甫”,还有李白的诗“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有刘禹锡的“旧人惟有何戡在”,没有不称呼名的,这有什么可见怪的呢?不仅如此,两个人如果是知心的好友,称字也可以,称名也是可以的。即便是称呼为牛为马,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不是好友心腹,即便面上称呼着师长西席,您心却暗骂为老奴才、老匹夫;面上尊称你为大人,暗地里却在骂你为小儿子。至于那些不敢说可以,也不敢说不可以,常常什么都不敢说,那么这样的人还能算个人吗?李白成杜甫,杜甫称李白,师长西席您称我的名字尤侗,这道理是一样的。大概师长西席您借我的姓名是为了诗律的合辙押韵。如此这样、我的名字有可用之处,我将名留于不朽了。”
这封信措辞诙谐风趣。征引李白与刘禹锡直呼姓名的诗句,不仅用事实批驳了缺点的意见,而且也给书信增长了文采。
对人尊重不尊重要看实际,而不必看重形式,如果二人相知,叫什么都可以;如果不相知,嘴里叫得甜甜的,心里却是满腹怨恨,又有什么用呢?
但形式是为内容做事的,为人处世当恰到好处,一方面感情要朴拙,另一方面还要讲究必要的礼貌。若二人相知,随意称呼,称牛称马,从一个极度走向另一个极度,则太过不恭。
人之间交往、可以不可、通过阅读本文,当今看重自己称谓的民气里一定要有个数。
录文章引用的诗如下:
1、戏赠杜甫
[ 唐 ] 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与你相遇,刚好是中午太阳当顶,你头上戴着竹笠。
讯问你,你我分别后为何如此瘦削?怕是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劳。
2《赠汪伦》
[ 唐 ]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拜别,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纵然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3、与歌者何戡
[ 唐 ] 刘禹锡
二十馀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译文
我离去京城已经二十多载,今日重闻宫中旧曲,心中无限感慨。
当年老相识就只剩下何戡一个,他又殷勤地把《渭城曲》唱起来。
注释
何戡:元和、长庆年间一位著名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