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成绩。
尤善于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
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端庄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每每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文征明《琵琶行》

作为文氏行书典范,《琵琶行》篇幅较长,句式灵巧,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革,可多次换韵。
歌、行、引(还有曲。
吟。
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

文征明88岁行书力作琵琶行老当益壮

白居易《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凡六百一十六言。
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
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责怪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
江州当时被算作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揶揄。
他的被贬实在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悲惨,满怀郁愤。
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碰着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