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看中国诗词大会,提到了王昌龄的出塞诗句。
蒙曼老师点评说:
关于阴山,汉人和北方少数民族各有一首称得上是压卷之作的诗词。
汉人的便是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北方的一首是北朝民歌《敕勒歌》
......
王昌龄 出塞二首
《出塞》
其一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捐躯疆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公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涌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敕勒歌
北朝民歌
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期间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彷佛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样平常。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图片史料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