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柳永词 《望 海 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迭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词调,首见于柳永集中。词咏钱塘(浙江省杭州市),调名当因此钱塘作为不雅观潮胜地取意。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词略)。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说金主亮受一词的影响而发动南侵,原不敷信;但于此可以解释这首词描述之工,流传之广。
这是一首投赠诗,但写法很新奇。词中大部分笔墨用写景,到末了才微露投赠之意。写景有光鲜的层次:上片先写大背景,次写钱塘全景,次写钱塘江景致,末了写都邑的繁华景象;下片着重写西湖,先写自然景物,后写湖中的人们。陈振孙评这首词说:“承平气候,形容曲尽。”读这首词,我们可以想像出钱塘的繁华景况。
意译:东南形势险要,三吴(吴兴、吴郡、会稽)大都会,钱塘(江、浙一带)自古以来便是繁华之地。烟雨云雾笼罩着岸柳画桥,犹如挡风的帘子,翠色的帷幕,楼阁高下不齐,大约有十万户人家。白云萦绕着钱塘江畔防潮汛的高宽的堤坝和大树,怒涛卷起犹如雪花的浪涛。天然的险阻无边无涯。集市上陈设有珠玉珍宝,商户里堆满绫罗绸缎,仿佛是在比拼豪华奢侈。
西湖的外湖、里湖,重迭的山峯都十分奇丽。湖畔有着深秋的桂林,十里宽阔的荷花。晴日吹弄羌管,菱舟夜泛,传出阵阵歌声。钓鱼的老翁的娃儿、不分昼夜地钓鱼和采摘莲蓬。孙何外出时的仪仗很威风,千人高举着牙旗在前面导引,是何其的威严、神圣。孙何乘着酒醉冥听吹箫击鼓的音乐,吟唱欣赏着湖光山色。异日将这美景画了出来,回到朝廷往后好去对人夸说。(补注:烟霞,山水,景致;凤池,本天子禁苑中的沼泽,此指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