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会娟
诗词天下(ID:shicishijie)原创
前几天诗词君发了一期
《清平乐》中的32个文化知识,你知道多少?
很多读者都给诗词君留言,希望有续集
本日续集来啦~
1
【求仁得仁】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无愧于心便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指比喻空想和欲望实现;也比喻一个人的作为恰如己愿,自然能心安无怨了。
此句出自:
《 论语·述而》 冉有曰:“役夫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 伯夷、 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役夫不为也。”
翻 译 :
冉有(问 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 伯夷、 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简 析 :
卫国国君辄登基后,其父与其争夺 王位,这件事恰好与 伯夷、 叔齐两兄弟相互让位形成光鲜对照。
这里,孔子赞赏 伯夷、 叔齐,而对卫出公 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便是符不符合礼。
2
【总 角】
总角: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旁边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总角之宴,说笑晏晏”语出《诗·卫风·氓》译为“回忆少时多欢快,说谈笑笑,和柔和顺。”
3
【君前对舞东风,百叶桃花树红】
君前对舞东风,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出自《谐谑令·胡蝶》,是唐代墨客王建的词作。
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君前对舞东风, 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意思是:美如鲜花的宫女,在天子面前歌舞,歌舞如东风一样平常柔和,无数嫩绿的叶子衬托着满树粉红的桃花,然而桃花的艳美是不会长久的,春天过去,一定会萎蔫凋落,零落成泥。这里把宫女比作桃花,深深隐含着宫女的无限忧闷和哀怨。
4
【怀瑾握瑜】
怀瑾握瑜: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喻指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风致。
针言出自战国楚屈原《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另,三国名人周瑜(字公瑾)的取名,取意怀瑾握瑜。
5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三字经】(十二):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稻:大米。
粱:粟谷,去壳后叫作小米。
菽:大豆,泛指豆类。
麦:指麦子。
黍:一种有粘性的谷物,去皮后称黄米。
稷:指高粱。
人们把大米,小米,豆子,麦子,黄米,高粱这六种粮食称为“六谷”,它们是古人日常生活中非常主要的食品。
6
【能饮一杯无,千樽亦不敷】
剧中,曹皇后在纸鸢上写下来这样一句话“能饮一杯无,千樽亦不敷”。这是之前皇上来找她,邀她共饮之时他们的对话,她想以这纸鸢寄托自己的情思。
然而转念又想,若托纸鸢寄锦书,不知寄往何处。情思无处可寄,她转而又将纸鸢上的字改为了“水静无波,国泰民安”。
水静无波:意思是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出自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水静无波,时和岁丰。”
7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出自《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余而又好礼之人。”
钱穆阐明说,“贫能无谄,富能不骄,此皆知所自守矣,然犹未忘乎贫富。乐道则忘其贫矣。好礼则安于处善,乐于循理,其心亦忘于己之富矣。故尤名贵。”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一样平常的道德境界,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忘怀贫富,超越客不雅观的生存处境而乐道、好礼,是最高层次的道德境界,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不多。
8
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
——范仲淹的《四民诗其四·商》
前六句写商业的浸染,商业可以流利百物,方便百姓,是贩子自利之术,也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繁荣。
“远近日中舍”则写出了古代商业活动的起源之一,听说神农氏以中午作市场,知足人们交易之须要,《周易》记载:“(神农氏)日为中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到了宋朝,对商业的活动早已冲破了原来韶光和地点的严格限定,这也是对商业日趋繁荣的回应。
正是基于对商业的精确认识,以是下面范仲淹为贩子鸣不平,“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贩子就怎么成了民之末了,这是不公正的。
9
【四贤一不肖】
四贤一不肖:指北宋蔡襄因范仲淹被贬一事而写的五首诗。分别颂扬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等四人,鞭笞高若讷一人。四贤一不肖诗为分别评写这五人的五首诗。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宰相吕夷简执政。吏部员外郎范仲淹上《百官图》议论朝政,指吕夷简以权略私、任人唯亲,却反被吕指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贬到饶州;集贤校理余靖上疏《论范仲淹不当以言开罪》为范辩解遭贬泰州;馆阁订正尹洙上疏自承”靖与仲淹交浅,臣与仲淹义兼师友,当从坐“,遭贬唐州;馆阁订正欧阳修致书司谏高若讷(见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质问其趋炎附势,迎合吕夷简,谓其不复知人间有耻辱事,也被贬为夷陵县令。一韶光一众忠正贤臣反被权奸诬为“朋党”。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蔡襄目睹言者均被谪贬,心中不平,便作《四贤一不肖》诗,夸奖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四人为贤人,痛责高若讷为不肖之徒。诗成后京城内外士民争相传抄,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10
当年得从谏官列,天庭一露胸中奇。
矢身受责甘如荠,沃然华实相葳蕤。
此句是蔡襄所写《四贤一不肖》中关于范仲淹的诗句。
此四句写范仲淹当年就因谏言被贬,但他却并不以此苦恼,反而“甘如荠”,并赞赏范仲淹“沃然华实相葳蕤”,道德文章内外皆美。
11
【发乎于情而止乎于礼】
发乎于情而止乎于礼:“发乎情,止乎礼”,是古代形容男女关系的。发乎情,即人的情绪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便是受礼节的约束。
此句出自《诗经》,传说由孔子删定的《诗经》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景况。
孔子的学生子夏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也便是孔子主见的‘乐而不淫’。
12
玉爵弗挥,仪式虽闻于往记;
彩云易散,过差宜恕于斯人。
这句话中有两个典故,一个是彩云易散出自 白居易的《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彩云”多指美好的事物、情景。故此语比喻好景不长、好的事物易损。
其余一个是玉爵弗挥,语出《礼记·曲礼上》:“饮玉爵者弗挥”,意思是“拿玉爵饮酒时不要挥舞玉爵。由于玉爵名贵,挥舞它随意马虎失落手摔碎”。
两句的意思是:拿着琉璃盏这样贵重的东西时不要挥舞,此话虽然在过去的仪式中让人听到过;但是美好的事物随意马虎破坏,奴婢摔琉璃盏的过失落已成事实了,就宽恕这个犯过失落的人吧。
13
【止戈为武】
止戈为武:止戈为武,制止战事称之为"武"。字面上是阐明"武"字由止、戈两部分组成;另一方面也是说造字之初人们认为,能够制止战役的才算"武",武力存在的意义是掩护和平。止,计量单位,半步的意思。
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武取止戈二字组合,取其"半步为安全范畴"的意思。武(wǔ)的发音出自于舞。
"舞"是先于"武"涌现,用来彰显身强力壮、矫健灵巧的行为。后来,由于涌现争斗,继而立武:停滞争斗的行为。六尺为步,半步为武(举戈而止)。武,即界定了人的安全范畴。
以是自古中国虽然战役不断,但中国人却不尚武,动“武”是为了掩护和平,反不雅观当今穷兵黩武的大国,利用“武”来干涉他海内政,是十足的霸权主义行为!
14
【藏修游息】
藏修游息:藏,怀抱;修,学习;游息,行止、嬉戏与休憩。
意为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对学习入木三分,乃至连安歇或空隙的时候也想着学习。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15
【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
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
范仲淹作为卖力西北战事的统帅,当然很是欣赏张载的这种勇气,但作为文人掌兵,骨子里的他还是以为只有读书,才是天下之正道,他是不忍心以这边疆的军事而延误了这有才之人。
于是,他在当时的延安军府衙内召见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儒生,“一示知其远器”,张载评论辩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落地的志向,当然得到了范仲淹的激情亲切赞赏,但是,他却奉劝道:“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意思是你本是一儒生,好好读书才是本业,何必要于志于兵呢?
范仲淹认为,张载如果负责做学问,一定可成大器,以是劝他不要去研究军事,让他在儒学高下功夫,并且还给张载指明了研究方向,那便是勉励他去研究儒学经典《中庸》。
16
【其它古代文化知识汇总】
跣足:赤脚;光着脚。
宿将:是指久经战役的将领。
箫韶:泛指美妙的仙乐。舜帝曾于韶山演奏其乐,称之为韶乐,箫韶因此而得名。
拨冗: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韶光,属敬辞。
未时、申时:
是一种用十二地支计时的方法。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未时】日昳,别号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别号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诤臣:所谓“诤”,指直言敢谏。引申指能示正先辈缺失落的子弟。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往后形成制度。
逐日夜时,衙门内的漏刻“昼刻”已尽,便擂鼓百声,名曰“闭市鼓”。越日天明之时,待“夜刻”已尽之时,撞钟百下,名曰“开市钟”。
股票交易所交易结束时的鸣钟仪式, 也叫闭市钟,表示当生成意营业结束。
蝴蝶装:蝴蝶装始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便是将印有笔墨的纸面朝里折半,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齐成书。
路:宋朝在地方设置路,路是直辖于中心并高于府、州、军、监的一级监察区。至道三年(997年),共分十五路(名称上道改为路),后析为十八路,又析为二十三路。
大槊:又可写作矟,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是长矛的重型佳构版。
宋·苏轼《前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休沐:是例行的休假制度。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气。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唐宋十天一休沐,称为“旬休”。
如何称谓母亲?
宋朝皇宫里皇子皇女称嫡母(皇后)为“娘娘”,而称呼身份为嫔妃的生母为“姐姐”。
如何称谓兄弟姐妹?
无论是在皇宫还是平凡百姓家里,无论年关年幼,兄弟之间皆可称呼为“哥”,以排行区分,比如你排行老六,那你的兄弟姐妹都称谓你“六哥”,纵然你的大哥也是这么称呼你。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表示。
经略使:唐宋期间为边防军事主座,后多由节度使兼任。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