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覆釜山僧》

唐•王维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喷鼻香看道书。

20240525夜赏古诗词 饭覆釜山僧 唐

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出生犹空虚。

【注释】

饭:施饭食给人。
覆釜山:山名,有此名的山不止一处,一说是荆山,在今河南灵宝,一说在长安。

清净:这里是佛家用语,指阔别恶行与烦恼。
①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愿现前众等,身口清浄。
”②唐 张谓 《送僧》诗:“一身求清浄,百毳纳僧衣。
”③《白雪遗音·玉蜻蜓·追诉》:“我乃 法华庵 内一个支宾尼僧……指望出家清浄,谁知十六年前,惹出寃愆。

弊庐:谦称自己的居室。

云峰:这里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引 ①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
”②宋 毛滂 《河满子·夏曲》词:“急雨初收珠点,云峰巉絶天半。
”③清 厉鹗 《游菁山常照寺》诗:“閲世如浮囊,誓愿栖云峯。

蓬蒿居:长满了蓬蒿的寓所,或言居所在蓬蒿中,自谦。

藉草:以草为铺垫物。
这里指坐在铺草上进食。

松屑:指松子,松树的果实。
一说为松花。
此句意谓:高僧们不须要什么美食招待。
①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咀松屑以高想,奉丹经而永慕。
” ②胡之骥 注:“ 刘向 《神仙传》曰:‘ 偓佺 好食松实,能翱翔,速如走马。
以松子遗 尧 , 尧 不能服。
时受服者,皆至三百岁。
’”

焚喷鼻香:这里指示燃檀喷鼻香等喷鼻香料。
①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釃酒,复道焚喷鼻香。
” ②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狄惟谦 ﹞遂令设席焚喷鼻香,端笏立於其上。
”③如:焚喷鼻香静坐;焚喷鼻香操琴。

道书:道家或佛家的文籍。
①《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
”②《三国志·魏志·张鲁传》:“祖父 陵 ,客 蜀 ,学道 鵠鸣山 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 ③宋 惠洪 《赠胡子显》诗:“想见丰产民讼少,主座行摺道书看。
” ④清 金镇 《临江仙·寄汪蛟门舍人》词:“手把道书慵自起,暗来小阁斜凭,画图苦处忒分明。
”  

磬(qìng):僧人所用的一种法器,做法事或诵经时,击而鸣之。
击磬发声。
①唐 王维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邱兰若》诗:“食随鸣磬巢乌下,行踏空林落叶声。
” ②唐 薛能 《赠禅师》诗:“鸣磬微尘落,移缾溼地圆。
”  

寂:寂灭,佛教用语,意为度脱死活,入寂静无为、涅檠再生之田地。
此句意谓一旦觉悟了“寂灭”之佛理,此生就闲余安宁了。

归:指弃官归田。

何必:这里指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①《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
非适嗣,何必娣之子?” ②三国 魏 嵇康 《秀才答》诗之三:“都会可优游,何必栖山原?” ③《朱子语类》卷逐一六:“若既知悔,后次改便了,何必常常恁地悔!
” ④巴金 《灭亡》第十章:“你还有很长的韶光,又何必急急于一时呢?”

深:这里形容韶光的久、晚。

出生:这里指地位,声名。
①宋 范成大 《净光轩》诗:“出生只今高几许?北峯浑共倚阑干。
” ②清 吴伟业 《同孙浣心等过福城不雅观华严会》诗:“不求出生不求年,二六时中小有天。

空虚:这里是虚假;空幻。
①《后汉书·朱浮传》:“兼以私情容长,憎爱在职,皆竞张空虚,以要时利。
” ②清 吴伟业 《赠愿云师》诗:“万化皆空虚,大事惟一著。

【译文】

晚年的时候知道了清净的道理,我日渐与人群疏远。

等着远方覆釜山的僧人,预先打扫自己的屋子。

僧人们从云峰中降临,来到我的凌乱的寓所。

我们坐在铺草上吃松果,点燃喷鼻香炉不雅观看佛经。

燃着灯白天将要结束,敲起磬夜晚刚刚开始。

一旦悟到了寂灭的快乐,这生平都觉闲余安宁。

何必再想弃官归田的事情呢,这天下,这身体,都是空幻虚无的。

#古诗词日历# #古诗词# #一起来背古诗词# #每天古诗词#

#今日诗歌分享# #逐日更新诗词##每天分享古诗# #分享古诗鉴赏# #逐日诗句鉴赏# #好诗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