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李白年长12岁,杜甫是李白的粉丝,而李白却是孟浩然的迷弟,有诗为证,“吾爱孟役夫,风骚天下闻”。

李白的老敌人王维,也和孟浩然交情匪浅,两人共同谱写了盛唐最美的山水赞歌,后世称“王孟诗派”。

孟浩然生平未曾入仕,一贯徜徉在山光水色中,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或清新自然,或意境高远,或恬淡闲适的山水田园诗歌。

本日要讲的是他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入选唐诗三百首,个中两句惊艳千年。

读孟浩然的这首夏日南亭怀辛大年夜感想沾染夏夜清凉岁月生喷鼻香

诗题中的“南亭”位于孟浩然的家乡襄阳城外,夏日里,孟浩然常来此纳凉。

而“辛大”便是孟浩然的好友辛谔,两人常一起写诗弹琴,孟浩然还为他写过《西山寻辛谔》,“漾舟乘水便,因访故人庄”。

诗歌开篇便描述了一幅夕阳西下,月上柳梢的图景。

这里的“光”和“月”本是平日里最常见的意象,但在墨客的笔下,却仿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山上的夕阳,池边的月光,无形中便多了一种自然野趣之美。

而“忽”和“渐”两字将光阴悄然而逝的那种感想熏染充分表达了出来,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接着两句是脱胎于陶渊明的诗句“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从身心两个方面,表达了墨客此时空隙惬意的心境。

“荷风送喷鼻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两句意境深远绝美,惊艳了众人上千年。

夏日的池中,荷花开得正艳,清风吹过,送来阵阵清香;夜逐渐深了,竹叶上不知何时缀满了露珠,滴落在池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前一句是从嗅觉的角度来写夜景的美好,后一句则是从听觉方面来陪衬夜的宁静。

荷风、竹露,对仗工致,共同组成了一幅安谧而清美的夏夜图。

这让我想起了他的另一首诗《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诗中同样有两句诗美到极致,“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虽然意象不同,但是诗歌所传达出的意境却是一脉相承。

在这样安谧的夜里,墨客溘然想要弹琴,“欲取鸣琴弹”。

古代很多墨客都是多才多艺,而琴又因此“高雅”著称的乐器,很多文人都善此道,例如王维,“弹琴复长啸”,例如苏轼“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原来对月弹琴也是很清闲惬意的一件事,但是墨客此时却有点惆怅,由于“恨无知音赏”。

这里的“知音”该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无人欣赏他的琴音,更深一层来讲,是无人欣赏他的才华。

孟浩然虽生平未曾入仕,但并不代表他对仕途完备不感兴趣,只是“恨无知音赏”罢了。

想到这里他更加怀念与他一样怀才不遇的朋侪,让人有种夏夜清凉,岁月生喷鼻香之感。
,连梦里都惦记着他,足见两人情谊之深厚。

这首诗是一首怀人之作,有淡淡的惆怅之感,但是由于前半部分的景致描写得太妙了,很随意马虎让人忽略这首诗的本意。

《唐贤三昧集笺注》是这么评价这首诗的:“卧闲敞”字甚新奇。
“荷风”二句一读,使人神思清旷。

我深以为然,这首诗给我更多的感想熏染不是“恨无知音赏”的怅惘,而是“荷风送喷鼻香气,竹露滴清响”的宁静闲适。

都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实在孟浩然在写景造境方面也是不遑多让,整首诗让人有种夏夜清凉,岁月生喷鼻香之感。

不知你是否也喜好孟浩然这首诗呢?欢迎一起来谈论。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好这篇文章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