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登城楼

朝代:唐 代 作者:骆宾王

原文

古诗词不雅赏在军登城楼 ▏骆宾王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译文

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彷佛杀气腾腾。

现在,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注释

①军:指军中。

②风威:军威。
险:望而生畏的意思。

③水气:指杀气。
寒:不寒而栗。

④戎衣:即军装。
定:平定。

⑤歌舞:载歌载舞。
长安:唐的都城。

赏析

诗歌以对句起兴,在深秋的一个清晨,墨客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了望,浮思遐想。
此刻楼高风急,江雾浓重,风雨潇潇。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两句写深秋景致,城上冷风飕飕,江中水气寒冷,好一派肃杀景象。
诗句晓畅隽永,看似朴实夷易不着笔力。
墨客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的典故,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
充分表现临战前的紧张、肃穆、庄严的气氛和将士们的进取、希望和信心。
此二句营造一个“风冷水寒”的悲剧氛围,与“风潇潇兮易水寒”一样,给人以年夜方悲壮苍凉激越的感想熏染。
诗的三四句写墨客对讨武战役必胜的信心。
第三句诗“戎衣何日定”,“何日”意为“总有一天”,以否定式表肯定,必胜之心入木三分。
这句诗借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的故事隐喻李敬业讨伐武则天因此有道伐无道,解释“匡复”是正义的,顺应民心、天意的,因此也必定是会胜利的。
诗的末了一句,“歌舞入长安”,迎刃而解轻松自然地作了却尾,表现出墨客必胜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堪利则成仁的彻底反抗精神和大无畏气概。

这首诗工于用典且十全十美,增强了诗的深度和概括力。
这首小诗,属对工致,措辞朴实,音韵和谐流畅。
若将此诗的意境分而析之,不难创造,此诗所描述的是“风冷水寒”的清冷之境,而“戎衣歌舞”所表示的却是墨客的满腔激情亲切和年夜志,这一“冷”一“热”比拟,映衬,授予了此诗特有的魅力。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不雅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
唐初墨客,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有集。
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投稿邮箱:ahhfsk@163.com

主理:《淮风》诗刊社 | 协办:江西美术专修学院

支 持

江西美术专修学院(www.jxmyedu.com)

庐山艺术特训营(www.lsystxy.com)

【往期回阅】

2016庐山艺术特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