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围巾国际学校开展了“追思,纪念”系列活动,师生寻清明习俗,去义士陵园思念先烈,创作诵读追思先烈的诗歌。
孩子们的诗歌情绪朴拙,用各种比喻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1604班杨雨瓒创作了一首《致胡桐》,把革命先烈比喻成胡桐树,“独自生于大地之上,守护着自己的那片地皮……待叶黄,落地皮之中,又以一己之力,滋润津润其地之万物”。
1602班吕泓月诗中的革命先烈“是一块石头,身躯虽小,却铸成城墙,守护着革命的希望”。

小学生的创作不仅有当代诗,还有七言律诗、词、“宝塔诗”等形式。
红围巾实验学校四(3)班霍京哲在诗歌中动情写道:“我们不会忘却——祭扫义士墓,思念革命先烈……”红围巾国际学校 1604班袁灏林创作了一首《水调歌头·思念先烈》,写道:“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千万英雄儿女,血汗洒九州。
” 1604班姚彦希写下《菩萨蛮·怀先烈有感》,感叹“我中华儿女,应该发奋图强,不负年光时间,每天向上”。
1608班的陈星月创作了一首“宝塔诗”,每一行都比前一行长,整首诗写在纸上像一座尖尖的宝塔。
诗中,陈星月赞颂的是“星星”,表达的是革命先烈如星星一样平常,奉献出微微光芒,把黑夜点亮。

部分学生创作的诗歌。
通讯员罗晓英 刘心悦 摄

【编辑:宋兰兰】

清明时节小学生原创诗歌追思先烈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运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