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

——典出唐·卢延让《苦吟》

讲话原文:文艺创作是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
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佳构,都是阔别暴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
我国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路遥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地皮一样奉献。
”托尔斯泰也说过:“如果有人见告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精确的对统统社会问题的意见,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
但如果见告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全体生平和全部力量。
”广大文艺事情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去世不休”的执着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
要遵照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牢记文化任务和社会担当,精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明负责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
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浮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
要以深厚的文化教化、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前辈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公民立德立言中造诣自我、实现代价。

释文:是说自己作诗时为选好一个字要思虑良久,乃至捻断好几根髯毛(古代很多文人都是留须的,捻须也是一些人思考问题时的习气动作)。
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这一佳句常日被引用来赞赏墨客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