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性每于闲处好,读书却为古人痴。
2. 笔底春秋犹未老,书中滋味似初凉。
3. 无求得意真如性,有欲方知不是禅。
4. 一卷古书能养气,三杯醇酒不妨情。
5. 万卷图书随墨著,一窗风雨到家眠。
6. 望眼将穿无由见,读罢新词强自持。
7. 万卷书藏惟嗜古,生平苦处不求人。
8. 浊酒一杯书满架,清风两腋竹当窗。
9. 未必诗书真外物,且图丘壑作吾庐。
10. 身闲始觉人情好,书到方知天下宽。
11. 天涯明月书为伴,海上狂潮酒作朋。
12. 酒中天地行喷鼻香子,诗里春秋见古人。
13. 鸥鹭有情应识我,琴书无恙且随缘。
14. 读书自有古人乐,处世常怀君子风。
15. 书中自有清凉地,月下常留淡泊心。
16. 万卷诗书元不蠹,百年风露自长灵。
17. 松篁不俗心常静,字句无尘笔有灵。
18. 自喜书中能避暑,何妨酒外去逃名。
19. 三千竹雨读书地,十二花衣流水乡。
20. 诗书慵
21. 壶中日月长无事,物外乾坤自有书。
22. 万壑松风生枕上,一帘山雨落床书。
23. 玉液自从天上落,奇书还是手中抄。
24. 梦里烟霞为骨髓,书中日月在须臾。
25. 梅上一枝聊自足,书中三径未全荒。
26. 读书只是平凡事,种竹方为清闲人。
27. 藏书一卷与松读,流水千年共月眠。
28. 书中一见如相识,梦里无端又再逢。
29. 月白风清得意本,流水高山不受尘。
30. 诗中小字留莺读,物外清心共石不雅观。
31. 一诗不受人心腹,三径何妨自采薇。
32. 三千里外读书古,十二时中饮酒狂。
33. 窗外黄莺时逗雨,槛中稚子慢翻书。
34. 月白风清常留我,小字奇诗更属吾。
35. 一室虚空无外物,百般安乐有唐诗。
36. 万卷未容藏外洋,千年犹许在人间。
37. 山中草木东风暖,架上诗书夜月新。
38. 不知何处能容我,只道唐诗未了缘。
39. 世事纷繁难自料,吾诗老大更堪传。
40. 老去诗经知有用,秋来客鬓恐难禁。
41. 春秋未见三千字,岁月空销几百樽。
42. 诗经未读心先醉,酒令无凭意自凉。
43. 一卷旧书聊作伴,半窗疏竹任成章。
44. 风骚人物千年在,笔墨工夫万古裁。
45. 一书不作功名梦,万事空惊岁月非。
46. 天上星辰随地转,胸中丘壑与诗栽。
47. 天真可是诗三百,有梦依然酒十盅。
48. 书卷从来非用舍,人生到处是行藏。
49. 不教风雨从头试,自傲文章最高级。
50. 莫问长安诗几首,何妨清闲酒千觞。
51. 书中白首甘为客,梦里青山亦是禅。
52. 读书自可为吾乐,饮酒何须问我师。
53. 酒中莫问前朝事,诗里当留昨夜花。
54. 一笑相逢如梦寐,十年重见是诗人。
55. 墨喷鼻香暗惹寒溪水,书影斜横雪后枝。
56. 不知诗集留君住,只有梅花作伴嬉。
57. 花落鸟啼书外世,水清石瘦梦中秋。
58. 人言此地非尘世,我爱斯亭自酒诗。
59. 春来每恨无书共,日暮何妨与鹤寻。
60. 一片闲心天地外,几行古字水云间。
61. 读书自有鹧鸪侣,为难刁难岂无燕雀朋。
62. 读书不减古人味,处世常怀君子风。
63. 读书石上三生客,饮酒壶中一众人。
64. 读书架上青萝绕,种竹庭前绿雨飞。
65. 读书台上风云散,饮酒楼中日月长。
66. 读书可有唐朝月,作画常怀宋代风。
67. 读书耽客轻折柳,饮酒醉人不问花。
68. 读书轻坐荷花畔,种竹闲临水石间。
69. 读书童子答莺问,弄墨佳人对月吟。
70. 读书小坐宋唐月,把酒闲听燕赵风。
71. 读书古味曾分酒,落笔清风不染尘。
72. 读书自有安心法,处世常怀养性方。
73. 读书有味三餐墨,饮水无忧一品茶。
74. 书卷已随春日老,池塘空见燕泥晴。
75. 每逢风雨诗滋味,一酿桃花酒脾气。
76. 十二楼台灯火永,三千诗卷雨风青。
77. 不知春雨芳菲谢,只道闲心书卷看。
78. 偶与古人相对论,不知清句为谁藏。
79. 富贵已知非我有,风骚无碍在诗行。
80. 诗书万卷穷身外,风月千篇入酒旁。
81. 但使有书皆自省,何妨无事不干系。
82. 老去交游唯古字,生来洒脱是清风。
83. 不知出生从何处,且与诗书共白头。
84. 不见山中千载鹤,空留窗下一诗人。
85. 长征总是春秋日;至老不离泥土喷鼻香。
86. 天下苍生何处问;人间正道几时行。
87. 不知燕子衔泥急;可笑桃花落背红。
88. 闲蹄小踏青溪水;顶角长思明月光。
89. 咀嚼风雨咀嚼草;坐卧田园坐卧坡。
90. 田里浪花翻卷土;眼中岁月等闲秋。
91. 记我初心仍在野;问君底事已流光。
92. 俯首甘为风雨客;低头可嗅稻花喷鼻香。
93. 自知风雨平凡日;总梦桃花一段喷鼻香。
94. 心在东风眸在雨;脸朝黄土背朝天。
95. 纵有八荒留我垦;也无一事与人言。
96. 千里耕耘成大业;三东风雨是闲情。
97. 十亩稻花明月照;三秋苦处野烟炊。
98. 落花天里牧笛转;流水桥边芳草迷。
99. 自有牧笛吹落日;岂无村落户起炊烟。
100. 忙中岁月耕春雨;闲里稻花散晚喷鼻香。
这些对联表示了联圣三少在楹联创作上的风格和才华,或富故意境、或蕴含哲理、或表达情绪,具有一定的艺术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