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了这么多,是由于本日这首诗写的正是孩童放学归来,在野外间放鹞子的场面。
读完之后很随意马虎引起有相同影象的人的共鸣。

原文

村落

高鼎

草长莺飞仲春天,

村居用思维导图鉴赏古诗词第十弹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村落居:在村落庄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鹞子,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鹞子。
鸢:老鹰。
译文

农历仲春,春回大地,村落庄前后的青草已经长出来了,黄莺围着村落庄飞来飞去。
杨柳细软的柳枝随风摇摆,彷佛在轻轻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犹如烟雾般凝集着,杨柳彷佛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致中。
村落里的孩子早早就放学了,回家后,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鹞子。

赏析

此诗分为两大部分。
前两句紧张写春天来了,村落庄里到处都染上了春意。
东风一吹,小草就冒出头来,黄莺也出来欢迎春天,在村落庄里飞来飞去。
河堤上的杨柳随风摇摆,迷醉在那水雾里。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喜春图。
个中,一个“醉”字,就把杨柳的姿态写活了,写出了杨柳的娇姿、柔态和神韵,这个字用的颇为奥妙。

后两句紧张描写的是孩童活动的场景。
孩子们早早地下了学堂,急急忙忙地跑回家,趁着刮起的东风在野外里放起了鹞子。
他们快乐地奔跑、嬉笑,那时候一定是充满欢声笑语的。
这幅场景一涌现,仿佛就能让人感想熏染到个中蕴含的快乐,还有满满的朝气。

儿童、东风、纸鸢,墨客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活气和希望。
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读完这首诗,相信有不少人想起了自己童年期间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的场景,回顾中会有很多欢快,但相信也会有些许的遗憾。
那是留在我们影象深处的一些童趣,一点温馨,它宝贵无比,无可代替。

文中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