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皖大地,地灵人杰,人文荟萃,风光无限。
安徽潜山,周朝即为皖国,汉时为庐江郡,唐朝改名舒州,皖河的上游贯彻境内。安徽的简称“皖“即来源于此。
在潜山北部大沙河流域正在建筑的下浒山水库即将淹没不少村落落,黄柏镇是淹没区之一。有朋相邀,去下浒山水库淹没区去看看,去记录一些有益的影像,欣然前往。
这天,出门的时候,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同行的摄友担心到目的地能否适宜拍摄,但既然自己约的事,怎么地也要去实行呀。
中午到达黄柏镇,听了镇党委陈副布告简要先容了黄柏镇基本情形后,在镇政府食堂用过事情餐后,主人请我们稍事安歇在去采风。看着越来越小的冬雨,我们决定不安歇,直接去黄柏镇最具特色的昆仑寨,去看看雨中的昆仑寨的风采。
镇政府离昆仑寨有一段间隔,行至中途,雨逐渐地小了,奇迹也涌现了,山峦中云雾翻滚,差错直呼:我们的人品太高了,老天给力呀。
黄柏镇,地处潜山县西北部,距县城46公里。属大别山脉,是赤色革命老区,境内四面环 山,峰峦叠翠,有两条大河贯穿全境, 山掩水映,风光俏丽天成。
境内最高峰昆仑山,位于潜山县槎水镇和黄柏镇交界处,因其一峰突起,直插云霄,山势险要雄浑,周遭广袤无垠而得名。山中有昆仑寨遗迹,充满着神秘与神奇。
一起行摄,车在半山腰处,开始步辇儿登顶,此时,雨彻底停了。沿着布满青苔的湿漉漉的石阶前行,不一会就到了寨门。昔日曾有喷鼻香火兴旺的昆仑寺,如今只有在有址上建起的朴素大略的庙堂,依然在古寨的上空划过悠然的梵音。
昆仑山如柱如锥,如笋如烛,群山拱卫、峡谷环抱,地理位置独特,易守难攻,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有记载: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明朝宗室朱统琦为抗清复明,依山就势砌筑寨墙,据险建寨,自号“石城王”,与西关、万涧、桃园、飞旗等寨相呼应,一时声名大作。
太平天国期间,陈玉成率兵在此安营扎寨,与清军展开了一场殊死较劲。
革命战役期间,这里是大别山赤色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昆仑寨更是与大别山108寨一样发挥着重要浸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历经风雨侵袭的昆仑寨,如今仅存3-5米高寨墙500余米,东山寨门尙保存无缺,烽火台、点将台旧貌犹存。
站在历史的废墟上,烟云飘渺,昔日旌旗猎猎的雄壮已近虚幻,剑气如霜沧桑犹如这古寨,已成模糊的历史剪影了。
本日的昆仑寨,带给人一份怀古探幽的心境,和不尽的唏嘘与感慨。
登上山顶,昆仑寨以是人工建筑都不复存在了。只有巨大的岩石上有无数的人工凿成的大大小小的洞,该当是当时昆仑寨建筑的根本。
寨顶更是险要非常,“牛背岗”仅融一人通过,沿途分布着太平天国古粮仓、天王洞、聚义厅、百丈崖、大天门、石佛洞、鳄鱼拱石古碓臼等遗迹和景点,山上古木参天,浓荫蔽日。
山巅之上,雨后的四野能见度非常的高,古皖大地满目皆收。青山绵绵,云雾飘渺,变幻莫测,村落舍俨然,冬闲的庄稼地有条不紊。
远处的黄柏镇大沙河流域明年下浒山水库建成后就要淹没很多的村落落和地皮,我们的面前就将呈现大片的水域,那时,风景又将是别样的俏丽。
在昆仑山巅,我们与雨后的云雾全方位的亲密相拥,心情与云雾一样翻滚激荡。 灵山秀水清新迎面,古寨遗存叹为不雅观止。
如此的绝美时空,是自然的造化,是这方庶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