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人们燃烧炮竹是为了驱逐鬼怪、迎神送神。
后来,炮竹因其喜庆热闹的声音,变成了一种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的民俗之一。
1、
桃枝堪辟恶,炮竹好惊眠。
——张说《岳州守岁二首 其二》
2、
炮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3、
炮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赵师侠《鹧鸪天·丁巳除夕》
4、
前村落后村落燎火明,雇主西家炮竹声。
——陆游《壬子除夕》
5、
炮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
——朱淑真《除日》
6、
炮竹烧残岁,家家把一杯。
——韩淲《炮竹》
7、
炮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落》
8、
炮竹又惊新荐岁,屠苏空忆旧传觞。
——姚孝锡《岁晚怀二弟》
9、
城中炮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陈与义《大年夜二首 其一》
10、
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炮竹报残更。
——杨万里《乙丑改元开禧元日》
11、
炮竹声中度残岁,华灯影里醉元宵。
——戴复古《永新宰潘仁叔再约不雅观梅》
12、
炮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
——葛起耕《除夕》
13、
且须留取作岁除,炮竹一声春满宇。
——凌云翰《鬼猎图》
14、
家人草草具杯盘,炮竹声中笑语欢。
——李昱《守岁有感而作》
15、
家家明灯笑语喧,处处炮竹神鬼惊。
——郑梦周《常州大年夜。呈诸书状官》
16、
炮竹声残尚未眠,儿童喧笑一灯前。
——朱翰《庚子除夕》
17、
家家炮竹送残腊,处处村落人归旧蹊。
——黄公辅《二十九日途中偶成》
18、
炮竹声喧似故乡,繁华满目总堪伤。
——沈光文《己亥除夕》
19、
千门炮竹欢声动,一盏屠苏客况清。
——汪由敦《除夕》
20、
千叠暮云寒色里,万家炮竹雨声中。
——庄年《和六给谏除夕前一日…》
21、
炮竹数声惊倦马,红灯几点落疏星。
——张槎《忆江南》
22、
金炉银烛夜生春,炮竹声催节候新。
——于谦《尾月二十四夜口号》
23、
炮竹声残事事新,独邻临镜尚儒巾。
——林景熙《元日得家书喜》
24、
家家炮竹送年残,我独柴门早掩关。
——丁元照《除夕》
25、
炮竹声飞,屠苏喷鼻香钿,华堂歌舞催春。
——赵长卿《满庭芳》
26、
不觉年华成晚暮,一声炮竹忽惊心。
——虞俦《闻炮竹》
27、
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
——杨纘《一枝春·除夕》
28、
商量炮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吴曼云《压岁钱》
29、
一声炮竹透云端,惊醒苍生睡不安。
——叶颙《炮竹》
30、
送旧一声炮竹,迎新万户桃符。
——许南英《十拍子 岁暮与朋侪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