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夜行》张九龄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古诗词赏析 西江夜行张九龄 唐诗三百首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古诗今译:

永夜漫漫,故人都在哪里,船在这碧波夜月之中缓缓前行。

天空辽阔悠远,思念故乡的情思加倍哀切。

身外的景物没有人的忧闷,清澈的河水也清闲流动。

想到回家时林中树叶不知换了多少个春秋了,拥着乡愁坐在寂静的夜里,听凭寒露渐生,打湿了衣袖。

还有那江中沙洲上的白鹤,在这暗夜与黎明的分际,乍然长鸣,让人暗暗心惊。

注释讲授:

(1)遥:远。
这里指韶光漫长。
(2)天宇:天空。
(3)露华:露水。
(4)澹[dàn]。

品鉴鉴赏:

该诗第一句讲到作者在夜里出行,夜色清新,沁人心脾,天高月明。
在这一句中,作者已经描述出了自己面前的一副清新通亮的夜景,给全诗定了基本风格。
第二句为排比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用天宇和故乡比拟,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心切。
第三句作者再次写景,描写了周围的环境寂静无扰,水面清澈透明,从另一个侧面突出了作者自身品质的高尚。
第四句又写到自己的思乡之情,多少春去秋来,作者在如此寂静的夜里独坐,周围寒露渐生,打湿了他的衣衫。
然而等到他从沉思中觉醒的时候,已是天亮,这时他忽然听到水上的鹤鸣叫了一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也打断了他的思想情切,让他的思绪戛然而止,同时,他的诗篇也戛然而止,让人浮现不尽的遐想。

大致说,本诗便是有思乡之情,第一句说夜里起行,第二句说到思念故乡,第三句说到周围环境清寂无扰,第四句又是说到思乡,末了一句是诗词里面常用的手腕,说到了早上鹤鸣一声,这句更反衬思乡情意。

该诗写景与写情结合,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邃深挚怀念,这也是张九龄最常见的手腕之一。
通读全诗,他不仅描述了一副俏丽清澈的明月夜景,也描写了他的思乡情,随着诗歌的溘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
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
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

编辑:小孤鹜。

如有缺点欢迎示正!

感谢你每天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