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这是唐代诗僧皎然与三五好友品茗山间留下的诗句。
皎然是南朝墨客谢灵运的十世孙,茶圣陆羽的石友,生平生活在江南山水之间。

与觉简谈起茶肆花创作时,他引用了这句诗,借此与大家分享,茶肆插花与清供一样也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生活场景,若以宋《梦粱录》及明《瓶史》中对文人品茗插花的记载来看,中国茶肆花的体系,或要早于日本。

01

简式茶花一堂课

采薇专栏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

由于《茶肆插花与清供》一书的出版,很多花友知道了杭州有位觉简老师,常有专业茶学研究机构请他去讲茶肆花的课,这恐怕是觉简写书时没有想到的。

觉简上周受邀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第六届茶艺师资班毕业主题茶会设计作品。
从作品中,不丢脸出觉简对茶花中“中国艺术精神”的追寻和解读。

茶会主题:“茶和天下”,哀求一个主题大作、一个舞台演出“必胜的信念”主题茶席花。
下设:和蔼、和谐、和美、和合、和敬、和平、和气、和乐、和畅九个茶席,哀求每个茶席配不同的作品。

觉简有着明确的理念,茶肆插花创作要根据现场环境和意境去表现作品,而日常传授教化也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去设计课程。

以是,茶会的设计从花、器、型、意四个方面进行创作。

舞台大作采取了荷花与茨菇,附加殊效,营造出“朝元仙仗图”中的祥云场景。

舞台茶席花“必胜的信念”,主花选用菖蒲、鸡冠花,取菖蒲似剑,斩妖除魔。

雄鸡高冠、遇敌敢斗,立瓶插置喻肚量胸襟必胜的信念,以高昂的斗志赢取胜利。

其它作品,如《和谐》用荷花与铜螃蟹,《和平》用橄榄枝和象耳瓶,《和合》取茶盒插荷花,《和美》用白玉兰等。
茶席花的设计得到了到场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02

茶肆插花的窍门

茶肆花的功能性加上主题的命题作文,仍旧没有束缚觉简的想象力,由于他是从文化脉络上把握花作的取境、取景、取材。
觉简创新的茶花风格,也被花友们称为“简式茶花”。

简式茶花创作有哪些窍门关要呢?我们来听听觉简的心得。

简式茶花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花道技法相结合,根据型、器、技、意四个方面制订了相应的标准。

花型上,根据花材的特点形成了直立、倾斜、下垂、复合四种花型。

简式茶花,大略的线条表现风势。

用具上,只管即便选择中国传统的花器,将七寸(23厘米)以下花器插的花用来支配茶席,简称茶席花;将七寸以上的花器所插的花用来支配茶空间,将其称之为茶肆花。

花材的组合讲究“有时有地,有型故意”,根据时令变革与茶会主题进行组合。

其余,他在花材的长度、角度、固定技法等方面也制订了一定的规范与标准。

以“清净自然、形简意丰”作为表现形式,力争在风格的形成上有所打破。

简式茶花,小鄙吝物素材,极简主义的美。

茶肆花的花器首先须要考虑的是空间的大小,支配在茶席上的花器要小,支配茶空间的花器要大。

根据装修风格,如果环境是传统的中式,花器的器型就要高古一些;如果空间偏当代,也可以用一些新中式的花器。

要突出你要表现的去表现,不要喧宾夺主,如果只想展示茶或者空间,那么在选择花器时不妨大略一些。

简式茶花,花与环境结合。

在选取时令花材时,觉简强调花材意涵的组合,这一点类似文人清供的主题。

当下正是夏秋之交,各种果实类(柿、栗、海棠等)和秋菊、残荷、红叶等都是秋季常用的花材。

觉简建议,可取粮食的穗插瓶喻“穗(岁)穗(岁)安然”之意,取枸杞与菊花合插“杞菊延年”之意,取小菊与竹篱合用喻“东篱傲菊”之意。

03

化繁为简

在觉简的构思中,一花一叶如同一字一句,连绵起来,就成了诗。
花道,是这位西湖诗社成员寻回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子之一。

觉简研习日本小原流花道已有8年,同时也在教授日本花道和自己摸索的中国插花。
他常说的一个比喻便是:苏东坡的《枯木怪石图》国人花了4.1亿港币从日本回流回来了,那我们花上4万,40万把技法学回来,何尝不是一种“文化回流”呢?

小原流中以中国文人意见意义为背景创建花型启示了觉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流动的、原谅的。
既然如此,统统技艺的研习,都可以循着中国文化的脉络,为中国的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觉简以陈洪绶画作为根本创作的中式茶花

开始研习花道时,他为自己取雅号“觉简”,要“化繁为简,甘为书简”,立志在花道中展现中国的文化。

他有幸生活在古都杭州,南宋的首都。

南宋期间,爱好插花的艺术大咖不仅有以咏花诗为根本著有《诚斋集》的杨万里、著有《梅谱》《菊谱》的范成大,还有绘有《篮花图》的李嵩和创作《墨兰图》郑思肖,不论是从美学的理论层面,还是作品的写实层面,都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须要挖掘。

从实践层面上,觉简化繁为简,总结花道基本的技法为现实所用,比如他将郑思肖的《墨兰图》分解成:“一枝长、两枝短、三枝交、四枝五枝鲫鱼嘴”的创作口诀,方便学员的创作与还原历史。

君子清风

在日常篮花分享课分享以李嵩《篮花图》为灵感的作品时,觉简奥妙利用了小原流开放式的花型去解构篮中枝条的掩映穿插,可以品出中国人空间不雅观念与小原流花道和欧式花艺的不同意见意义。

觉简的创作灵感不断,源自他深入大量古籍,乃至通过古诗词创作,理解中国文人插花的点点滴滴,又逐渐像线串珍珠一样,形成了文人花的理论线索。

(左颗颗撰稿)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容许不得随意转载、修改,违者深究法律任务。
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