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影覆幽池,芳菲四月时。

又是一度人间四月天,树木正华滋,花繁百尺藤。

众人皆爱这人间四月天,更将自己爱的人比喻成人间四月。

余光中曾经诗意地写道,“还是云很洒脱,女孩子们很四月”。

六首古诗词拜别烟花三月日迎接人世四月天踏风归来醉花喷鼻香

林徽因也曾赞颂儿子,“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而生平痴心付徽因的金岳霖在伊人已逝后,深情写下“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从此,我们对人间四月天的印象,幻化成一个女子的才情与诗意,一个男子的钟情与哀悼。

其实在唐诗宋词里,人间四月美得不可方物,美得如梦似幻,丝毫不逊色于烟花三月。

1.四月山桃,方欲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四月已是暮春时节,白居易思念元稹时,就曾看到这样的绿薄红瘦,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但人间四月从来不是只有凋零,它有梨花先雪,就有海棠未雨。
它有桃花雨过碎红飞,也会有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不白居易在贬谪江州司马期间,与好友同游庐山,就在青山古寺旁看到桃花朵朵开。
前一刻还在为春意阑珊而怅惘怨恨,这一刻就看到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内心惊喜不言而喻。

这种由于阵势差异,而造成的春日迟迟,就像明代朱多所言,“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仲春花。

人生便是这样,当我们以为走入绝境自怨自艾的时候,不妨想想或许是机遇未到,或许是选错了道路。
真正的风景,就在山重水复过后,柳暗花明之时。

就像刘长卿,也曾碰着白居易的暮春惊喜,“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这样的人间四月,处于凋零与繁盛之间,有旧的遗忘,也有新的盛放。

这样的四月盛景,刘禹锡也曾欣赏,正是“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2.四月村落庄,正农忙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村落庄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村落庄四月》

翁卷笔下的村落庄四月,写出了最美的田园风光和农忙景象,属于烟雨江南。

四月的江南田园,如诗如画,宜动宜静。
稻田纵横,草木繁盛,烟雨朦胧处,子规声声啼。

举目望去,尽是漫山遍野的绿意和水光相接的迷离,让在田间劳作的人们也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为这烟雨,也为这民以食为天的勤恳与从容。

这样一个播种的时节,没有人偷

人们感谢四月喜雨,有利于务农垦植,就像张养浩所言,“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畅的无是处。

这样的农忙,这样的四月,还少不了方回所言的温情,“炊烟笼屋润,田水破塍流。
老父携孙子,牵耕教小牛。

于劳碌中保持从容,在平凡中坚持勤恳,历来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诗意与气度。

3.四月杭州,买卖繁

四月余杭道,一晴买卖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落。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关门。

—元·白珽《余杭四月》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这是白居易回顾时江南秋天景色时,念念不忘的山寺月桂和钱塘江潮。

到了元代墨客白珽笔下,江南忆,最忆四月余杭道,一晴买卖繁。

四月的杭州,是晴空万里,万物勃发,一派活气盎然。
绿树红樱,青豆酿酒,绿草如茵,白鹅嬉戏。
如此清新的色彩搭配,如此怡人的丽景美酒,怎么能不让人沉醉。

江上春水潺潺,游人的船只载着一舟春意,从远处缓缓划来。
东风拂过衣袖,衣袂飘飘的倩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统统是那么灵动又轻盈。

而那些勤恳的桑农,深门紧闭,悄悄地守着蚕儿,欢迎新的发展与丰收。

这样的杭州四月,有泛舟江上的闲适,也有闭门养蚕的劳碌;有朱樱青酒的清香,也有绿草白鹅的愉悦,充满活气与希望,

这样的余杭四月,与元代墨客萨都剌笔下的四月淮安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淮时。

4.四月边塞,春水生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唐·崔颢《辽西作》

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在王之涣笔下,边塞凉州春日迟迟,杨柳不发,是由于东风不度,君恩难至。

但在崔颢笔下,四月边塞,春水初生,青草遍布。
荒凉的边塞,终于由于这抹春意,让人感想熏染到久违的活气与活力。

但是就在这塞外胡人清闲牧马的沉着背后,还隐蔽着关内汉将枕戈待旦、日日征兵的殚精竭虑。

战士的宝刀被清晨的露珠笼罩,疆场上泥土松虚不及战鼓铮铮来得响亮。

将士们在边塞刻苦演习,寒衣已尽,春服未成,不知道天子的恩典膏泽能否惠及到边塞。

究竟,四月的东风姿过了玉门关,而朝廷的春意却没有吹拂到塞外。

这样的四月边塞,有春水初生、春草萌发的活气盎然,有枕戈待旦、昼夜操练的爱国激情亲切,唯一短缺的是恩典膏泽雨露。

但愿杨玉环得到的恩宠,也能分与边塞将士,“阐明东风无限恨,沉喷鼻香亭北倚阑干。

5.四月园林,初夏至

四月园林春去后。
深深密幄阴初茂。
折得花枝犹在手。
喷鼻香满袖。
叶间梅子青如豆。

风雨时时添景象。
成行新笋霜筠厚。
题就送春诗几首。
聊对酒。
樱桃色照银盘溜。

—宋·欧阳修《渔家傲·四月园林春去后》

花粥在歌曲这样唱道,四月变成了一座桥,急着让夏天来到。

欧阳修笔下的四月园林,便是这样匆忙地欢迎了初夏的到来。

春光散尽,绿肥红瘦,欧阳修还未来得及感伤,就看到了绿树成荫,闻到了花喷鼻香盈袖。
绿树掩映下,只见青梅如豆。

尤其一场夏雨过后,被雨水滋润津润的新笋忽然成行,带着如霜似粉的饱满鲜活。
不如就这样借着一壶美酒,吟诗作赋,送春归去。

而后望着银盘上闪动着樱桃红艳的光泽,就这样静默欢畅,欢迎夏日的到来。

这样的四月园林,春归不伤,夏至不语,只有满心的欢畅。

欧阳修爱极了四月的青梅,正是“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6.四月远足,风光盛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至薄暮。

—宋·洪炎《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洪炎笔下的人间四月,让人乐不思蜀。

洪炎是黄庭坚的外甥,此诗写得极为唯美空灵。
这是他晚年在临安任职外出远足时所作。

他就这样拄着藜杖,走过群山野田,走过烟村落田舍,听过灵隐寺传来的钟声鸟语,看过溪边花丛的流水潺潺,仿佛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

这一起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还有烟火人家,他多么想用画笔描摹,用诗歌礼赞。
可是,笔墨画不出它的俏丽,诗歌写不尽它的魅力。

他只能这样悄悄地赏着田园风光,看着农人务农插秧,不觉灯火已薄暮。

这样的四月远足,行云流水,就像四月的风清闲洒脱,四月的雨朦胧诗意,四月的人温情柔美。

这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样的四月远足,正如唐代墨客李咸用所云,“江南四月薰风低,江南女儿芳步齐。

这便是古人笔下的人间四月,有山上桃李,有云间烟火;有青梅红樱,有绿草白鹅;有蚕桑插田,有边塞鼓鸣。

少不了田园情,挥不去爱国志,忘不掉风光盛,在春光落幕的间隙,我们依然能感想熏染到无以言表的繁盛与魅力。

不如就这样挥别烟花三月吧,一起欢迎我们的人间四月天:

江潭四月熟梅天,顷刻阴晴递变迁。

扫地焚喷鼻香清画水,一窗修竹正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