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杭州萧山区城厢街道启动了城河七古桥亮灯工程,对浙东运河萧山城厢段(城河)上的七座古桥进行文化景不雅观亮化。日
前,七座古桥已带着新景致在大家面前集体“亮相”。
每天晚上,城河上的古桥们都用光影,讲述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
回澜桥

回澜桥是萧山城厢古镇最高大的一座圆拱石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据传当年城厢居民送亲、迎亲、送别家人都到此桥头,小小的古桥存放着萧隐士淡淡的乡愁。因此,此处将光影声融为一体,做立体呈现,突出聚散两依的场景感。
东旸桥
东旸桥是城河上浩瀚古石桥中比较有特点的一座桥,此地据传古时为市井繁荣之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故而设计在此用灯光投射古代街市场景,表示运河商贸繁荣景像。
惠济桥
惠济桥北端有1米高的石台,两端各设石阶,呈八字状,有利过桥和东西街道的交叉安全。工程设计上,灯光渐变明暗,并投射药方多少,表示救去世扶伤人文精神。
梦笔桥
梦笔桥位于江寺南面,是萧山区见于史册最古老的桥梁之一。始建于南朝齐建元二年(公元 480 年),陆游也曾在梦笔桥写下《舟中感怀三绝句》中的一首:“梦笔亭边拥鼻吟,壮图蹭蹬老侵寻。不眠数尽鸡三唱,自笑当年起舞心。”梦笔桥联动仓桥,两桥之间形成灯光诗路小品。
仓桥
仓桥别号丰济桥,东侧桥额上镌刻“城中第四桥”,西侧桥额镌刻“丰济桥”和“古仓桥”。桥南东侧有题记一处,碑上刻有“道光丙申桂月重修”字样(道光丙申年为 1836 年),下为捐助修桥人名录。桥边做灯光小品,定制运河文化象征的图案,与江寺运河博物馆展陈里外呼应。
市心桥
市心桥位于城厢街道市心南路上,别号真济桥,始建于南宋。桥边有两位古代老者不才棋,一顽童在边上不雅观看的塑像,让人回顾旧时古桥边市民生活的岁月。此处以桥面为载体,配以动态鱼群灯,供市民娱乐。
永兴桥
永兴桥位于运河萧山老城区西端,如果说回澜桥送故人东去,那永兴桥则是笑迎八方客,因此在灯光设置中打造动态的循环,让运河古桥相互呼应,展示萧山公民大气好客的文化。
千百年来,城河上的古石桥饱经风霜,却不卑不亢地从历史中缓缓走来。如今,人们用古朴大气的景不雅观照明,替代了风雨千百年的荧光烛火,照亮了古桥独特的肌理纹路,也让这段斑驳的光影岁月得以被历久铭记。
本文为钱江原创作品,未经容许,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统统作品版权利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法律路子深究侵权人的法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