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生平酷爱梅花,是有宋一代咏梅爱梅的佼佼者,名篇佳句浩瀚。来到蜀地后,陆游赏梅雅兴不衰,时常赏花嬉戏,饮酒赋诗。这一期间,看梅花是陆游在成都的主要生活内容之一。哪怕是离开蜀地之后,陆游也时常怀念成都的梅花:“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喷鼻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讲座现场
陆游为何爱梅?他的咏梅诗又有哪些特色?8月24日下午,阿来系列讲座“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之“陆游蜀中诗讲”第四场,进行了题为《梅花:更堪风雨病幽芳》的讲座。
阿来以《梅花》《再赋梅花》《西郊寻梅》《宇文子友闻予有西郊寻梅诗,以诗借不雅观次其韵》等陆游在成都所咏梅花诗,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梅花词作《卜算子·咏梅》,深入解读了陆游咏梅诗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在此之外,阿来又与不雅观众分享了咏物诗这一古代诗歌范例题材,以及梅花的植物属性,向线上线下的不雅观众通报了广博的古代文化知识。
阿来提到,陆游的梅花乍看写的是花,仔细一读也像写的是自己。陆游的咏梅诗每每以神韵取胜。如《梅花》一诗中写:“家是江南友是兰,水边月尾怯新寒。画图省识惊春早,玉笛孤吹怨夜残。冷淡合教闲处著,清臞难遣俗人看。相逢剩作樽前恨,索笑情怀老渐阑。”陆游笔下的梅花有着淡然的喷鼻香气和清瘦的枝干,这是表象,但同时也写出了梅花凌寒怒放的精神。
讲座现场
高洁的梅花总有着淡然的象征。古今论梅,皆以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薄暮”为第一,缘故原由不仅在于诗歌本身对梅花的形态和意境描述,更在于林和靖本人象征着的出世精神。阿来在讲座中向不雅观众扩展了“梅妻鹤子”的典故,正是出自宋人林和靖。他性情恬淡好古,结庐西湖畔孤山之上,二十年未曾下山,终年与梅花、仙鹤为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梅妻鹤子”的故事向来为古代文人所称许,这在有着强烈入世心境,誓要收复失落地的陆游身上,依然有着表示。在《再赋梅花》中,陆游便说:“此去西湖八千里,破愁一笑得无缘?”用的便是“梅妻鹤子”的典故。
“他做不到林和靖那种隐于孤山二十年不出的境界,但是有一句话这样说:虽不能至,心神往之。陆游对林和靖便是这样的,很仰慕他,但陆游深知自己无法做到。”阿来提到。
《西郊寻梅》中,“朱栏玉砌渠有命,断桥流水君何欠。嗟余相与颇同调,身客剑南家有剡”等诗句,则更是引梅花为心腹,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惆怅之情,明显寄寓了他的出生之感,寄托了他对现实政治、社会人生的态度与意见。
讲座现场
当然,要讲陆游的梅花作品,就不得不提《卜算子·咏梅》。阿来辅以讲解了毛泽东同题咏梅词,个中写“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阿来提到,同是咏梅,两人所抒发的志向和意境完备相反。进而阿来对“咏物诗”这一古代范例诗歌题材进行理解读。
咏物诗,便是通过对某一详细事物的咏叹表示人文思想。阿来提到,咏物诗中所咏之物每每是作者的自况,与墨客的自我形象完备领悟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欲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说写咏物诗要“不即不离”,阿来阐明道,便是既像又不像,古人为何如此欣赏林和靖所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薄暮”,便是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也是墨客自己的生活情态。
(本文图据阿来书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用度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