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范仲淹(989—1052)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简析: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仁宗时,累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康定元年(1040)授以龙图阁直学士。著有《范文正公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自宋以来最有名的记事散文之一,不仅写景笔墨壮阔,辞藻华美,最主要的是突出了范公中直耿介\"大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公众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人品。在《江上渔者》这首小诗里同样表示出范仲淹的爱国忧民之心,语句朴素自然,言简意赅。表达了作者对出没在风浪里的渔民,顶风冒雨费力劳作的深切的同情。起首两联\公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公众开始就突出了鲈鱼的至珍至美,汉代张鹰季为了品尝家中的鲈鱼美味,宁肯弃官不做,可见鲈鱼之味美使江上往来之人,人见人爱。下两联\"大众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大众则笔锋突转,将捕鱼之苦同风浪之险关联起来,提醒众人,要关心渔民的疾苦。也展示出一代名臣\"大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大众的肚量胸襟。
《清溪竞渡图》
画评:这幅上世纪七十年代画在绢底上的极小的青绿山水作品《清溪竞渡图》,大小大约只有20cmx15cm旁边,然而画面极为风雅,宋元笔意跃然纸上,画中两岸青山夹峙,江水奔流,近处有竹篱茅舍,轩窗临水,渔舟竞渡,烟波袅袅,逶迤远去。山石皴法用散点、披麻、解索和小斧劈相互结合利用,多层渲染,但画面依然清、丽、透、亮,表现出很高的传统笔墨功力。这幅作品,从黔章形式看,应在76年之后到78年底前,当时的政治气氛,处在乍暖还寒的时候,这种只有一个大略的姓氏黔章的画作极少,但已模糊透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即将到来的春天的信息。作者可能姓杨,如果今日健在,也应是80多岁的老人了。笔者衷心地为他祈福,祝先生长西席康健龟龄。
创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贸名家画作,重大意义何在?
https://www.toutiao.com/i671272468331102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