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在其《别赋》里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晏几道也曾长叹“: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灞桥折柳,古道送别,聚散离合都是人之常情, 这世上哪有不散的宴席,只不过,有人是负笈远游来日可期,有人是寂寥失落意郁郁寡欢。
设宴饯行,送出使安西的元二,王维这样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抚慰失落意的董庭兰,高适作此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朝墨客于武陵生平沉沦,羁旅流落,深谙“人生足别离” 之况味,在为友饯别的酒宴上,也做了一首情真意切的祝酒诗,读来让民气生温暖。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唐 于武陵《劝酒》
简译:
我高高地举起饰金的名贵酒器,为您把羽觞斟满,请您千万不要推辞。
要经历多少风雨花儿才会开放,人的这生平也要经历许多次的离去。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豪而不放,端庄得体,情绪朴拙,是一首随处颂扬的祝酒诗。
诗的前两句写敬酒,后两句写祝词,对远行的朋侪以表慰勉之意。
蕴藉蕴藉,字里行间写尽了仕宦浮沉之苦,诗的后两句颇有哲理意味,是广为传颂的佳句。
朋友即将远行,墨客置酒为其饯别,首句“劝君金屈卮”即写出了二人友情的深厚,也道出了朋侪在其心中的分量。
金曲卮是古代一种名贵的酒器,饰金有弯把,用它敬酒,以示对客人的尊重,据《东京梦华录》载:“御宴酒盏,皆屈卮如菜碗样而有把手。”
李贺曾诗曰:“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元好问也有词曰:“劝君满斟金屈卮,嫡无花空折枝。”
由此可以看出墨客对这次送行的重视程度,他拿出这样名贵的酒器为朋侪斟酒,不仅仅是仪式感,还有对朋侪离开的不舍,和对彼此情意的珍惜之意。
晏殊词曾词曰:“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去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人生有限,离去伤悲,在这依依惜别的时候,要放下那些不愉快的过往,对酒当歌,开怀畅饮。
以是,墨客激情亲切地约请好友“满酌不须辞”,而这“不须辞”三个字,即写出了墨客的豪迈旷达,又暗含了朋侪的心绪不宁。
诗的第三句暗喻朋侪仕途不顺,或者是人生遭遇了挫折,以是用“花发多风雨”句来劝解开导他。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喷鼻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会更加的鲜艳和茁壮。
人生也一样,哪有那么多的十全十美和一帆风顺呢,挫折和磨难都是人生的试金石,只有历经磨练,才会所向披靡,勇往直前。
“人生足别离”,诗的后一句接上句,也是开导和劝勉朋侪,来来往往,本是生命的常态,你又何须伤悲呢。
有相聚就有离去,今日的离去,是为了嫡更好地相逢,阳光总在风雨后,要心怀豁达和乐不雅观。
全诗虽然仅有四句话,二十个字,但却句句经典,字字珠玑,告之以实情,晓之以常理,这份苦口婆心,让人感到温暖。
写在后面:
于武陵即于邺,字武陵,是唐武宗会昌、唐宣宗大中期间人,据《唐才子传》记载,其生平仕途不达,沉沦不僚,往来于商洛、巴蜀之间,游踪不定。
于武陵的诗歌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寄寓着浓郁的乡思交情,他善于五言律诗,诗风悠扬沉郁,如羌管芦笛,且佳作颇多。
“青山长寂寞,南望独高歌。”,时期使然,才华出众的于武陵怀才不遇,襟抱难开,壮志难酬,也是一个失落意之人。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 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沧桑历尽,人间复苏的于武陵看尽了情面冷暖、人情冷暖。以是,在送别失落意朋侪的酒宴上,他才能做出此等旷达之作,实则是酸楚人作豪放语,此首《劝酒》即是劝勉朋侪,也是抚慰自己。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如若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又怎会写出如此勉励民气的笔墨,还如格言一样平常被后世广为传诵。
人生实苦,但请足够坚持,风雨的前方,不一定是彩虹的方向,但一定会有一方晴朗的天空。
想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刘玲子candy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回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欠妥联系立即删除,感激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