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序》中指出“作品都是作者的文本心灵,是作者感情活动的外在表现。”
诗是聪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载体,用诗转述自身生活的感悟、心情,是怀才不遇,是思念的故乡,是江河之大的感悟,是岁月的如梭的嗟叹。
读诗,和读故事无二,都寄存了作者作者大量的情绪,而诗词却更简练、优雅,更富有韵味。
如林徽因、屠呦呦、琼瑶的名字都出自诗中:
徽因取自“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琼瑶取自“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呦呦取自“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可见诗词对我国公民生活的影响之深切,而诗中的情绪,又岂是几句简短的口语能表述的。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诗词取自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那年四十二岁的李白接到了唐玄宗召他上京的诏书。
满以为能施展抱负的他,急速回到家中与儿女辞别,并与儿女分享自己即将能大施拳脚的喜悦。
一句豪迈冲天的“仰天算夜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便是本诗的尾句。
然而后人大多记得李白的冲天英气,却少有人记得前文中溢于言表的喜悦描写。
之以是难以被众人记住,并非写的不好,反而是太好、太雅,太过于不通俗了,没有“仰天算夜笑出门去”般的朗朗上口。
世俗的繁杂与诗词的优雅,是相互的冲击,固然我们想在繁盛热闹繁荣中探求一丝安宁,却又总会被繁盛热闹繁荣冲破,很难专心地读完一本诗词书,背下一首好诗。
逐步的,这些书便被束之高阁,本日给大家推举一种全新的诗词组合——《每天一首古诗词》。
诗词与日历相结合,是生活,也是文雅。
小时候,每每听到长辈撕开纸张的声音,就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而如今,童年清晨的影象变成了诗词。
今年一改前几年的全册装订,2021年诗词日历被分为高下两册,更为便携,内边也更不易被折损,极具收藏代价。
单册采取半月设计,取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创意设计。
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希翼。
既然是诗词与日历的结合,在传统节气、节日时一定少不了诗词的陪伴。
如2021年10月8日,农历的玄月初三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便摘选了“诗魔”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玄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的诗词向来更贴近民间,善写人间疾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野草吹不尽,东风吹又生”等都是白居易耳熟能详的诗词。
写《暮江吟》时朝廷争斗激烈且阴暗,白居易志愿离京外调。
在赴杭州担当刺史一职时,在途中又遇见了一番美景,心情愈发的惬意,便做了这首极美的诗。
无尽的江水,傍晚一抹夕阳映在水面是自然的绚丽;寒露的夜晚,珍珠般透亮的露珠映着月光,又显妙景,两者结合起来是生活无尽的写意。
而除了诗词,日历中还附带了传统节气和节日的小知识,有节日的由来、发展、庆祝办法、民俗习气等。
12个月加365天,377首诗词皆应景,与其叫它“日历”,不如“诗历”。
或清晨或傍晚,读一首诗都是新的开始或者结束,给生活添补了无尽的情调与活气。
海德格尔说“诗是用措辞和生理活动的词汇来表达的”。
每天一首诗词都通过精心挑选,配有数百幅精心绘制的原创水彩画,无节日一天的诗词更值得期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喷鼻香,当时只道是平凡。”
纳兰性德妻子卢氏本多才多艺,可惜成婚三年之后,妻子便去世了,这首浣溪沙便是对妻子的吊唁,回顾往事,道出今日的心伤。
个中“赌书”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典故。
两人饭后无事,烹茶坐在堂中,讲述某件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然后进行查证,以此决定喝茶的先后顺序。
这等神仙眷侣不仅是我等倾慕,就连才子纳兰性德都是如此的。
恰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统统景语皆情语”,人们总会触景生情不是吗?
除了节气、节日、生活,还有自然变革,四季更迭,鲜花美景,池塘月色。
诗历中细分了十二个月繁盛的鲜花,使眼睛更能创造生活中的美。
“诗宗”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劝朋侪留下的映日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日红。”
六月的荷花,最为繁盛,墨客两句朴实无华的诗词将美景描写的淋漓之至。
搭配着精美的插画,将幅幅俏丽的景象展现。
书本后方配有二维码,扫描后逐日聆听专业播音人的倾情吟诵。
诗是墨客对生活的总结与最深的感悟,有李清照的婉约,辛弃疾的狂放,李白的豪情,陶渊明的恬适,诗的魅力也体验于此。
一本日历,日月积累的是书喷鼻香的气息,平淡的生活也显得妙趣横生了。
点击下方链接,购买陪伴365天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