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雨后,常常会有几只飞舞的小精灵,在庭院低空里飞掠——那便是蜻蜓
雨后的蜻蜓,舞动她那矫健的身姿,在空中划动幽美的弧线,或腾空飞舞、或低空盘旋。
它们又宛如模特般的,悄悄摆着各款幽美的姿势,恭候着人们的鉴赏。
雨后,荷塘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正浓。

近当代精彩的美术家朱宣咸以此创作了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生动与形象地反响了蜻蜓,自然与人构成的一组诗情画意。

请跟随中国好诗词欣赏那唐诗宋词里有许多关于蜻蜓的美图美诗!

飞在唐诗宋词里面的蜻蜓

蜻蜓

唐-韩偓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注: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中国唐代墨客
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
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
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夸奖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曲江其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逐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平凡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这两句写曲江春景——来往的蝴蝶在花丛中时隐时现,点水的蜻蜓在湖面上缓缓飞舞。
蝴蝶恋花,在花间回环飞舞,故用“穿”。
蜻蜓蘸水,一触即起,故用“点”。
蝶身就有花纹,在花丛中忽隐忽现,如隐如现,要透过深深的花丛才能瞥见。
“款款飞”乃形容蜻蜓点水时的从容,缓缓飞动。
这样写,真是绝妙入微,工细之极。
不雅观察体物之妙,不仅写小景如画,而且从小景见大景,使人感到一派妖冶春光的美,这两句是杜诗中别具一格的名句。
宋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评论说:“‘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
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以是不碍其气格超胜。

和乐天春词/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此诗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无人赏识,只能百无聊赖地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新奇情景。
全诗抒写宫怨闺情,但与其他同类诗迥然不同。
墨客通过对宫女神态的真切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
诗意别出心裁,富有韵味。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高下鱼东西。

注: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工具,第一、二句描述了池水满溢 ,植物结果、繁茂的景象。
诗句“蜻蜓高下鱼东西”表现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神往之情。

南乡子(夏日作)

宋-李之仪

绿水满池塘。
点水蜻蜓避燕忙。

杏子压枝黄半熟,邻墙。

风送花花几阵喷鼻香。

角簟衬牙床。
汗透鲛绡昼影长。

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

画角悠悠送夕阳。

注: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
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主要成员,官至原州(今属甘肃)通判。
李之仪生平官职并不显赫,但他与苏轼的文缘交情却流传至今。

临平道中

宋-道潜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注:道潜(1043—1106)北宋诗僧。
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
於潜(今属浙江临安)浮村落人。
自幼出家。
与苏轼诸人交好,轼谪居黄州时,他曾专程前去探望。
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禅院。
因写诗语涉讥刺,被勒令还俗。
后得平反,复削发为僧。
著有《参寥子集》。

诗写作者五月行走在临平山下所见。
风儿习习,蒲叶沙沙,蜻蜓欲停未停,满塘荷花盛开。
墨客向人们展示的景不雅观犹如一幅花虫小品,充满了自然的情趣。

杂诗绝句十七首

宋-梅尧臣

荒水浸篱根,篱上蜻蜓立。

鱼网挂绕篱,野船篱外人。

注: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师长西席,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墨客,给事中梅询从子。
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
为诗主见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蕴藉,被誉为宋诗的“鼻祖”。
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
另有《宛陵师长西席集》60卷、《毛诗小传》等。

小池

宋-欧阳修

深院无人锁曲池,莓苔绕岸雨生衣。

绿萍合处蜻蜓立,红蓼开时蛱蝶飞。

注: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这首诗小巧、精细,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活气盎然。

墨客触物起兴,用敏捷机动的手腕,描述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眇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普通明快。
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通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
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四季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致。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屯子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光辉光耀。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人劳动的情形:初夏农事正忙,农人早出晚归,以是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末了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落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浣溪沙

宋-毛滂

烟柳风蒲冉冉斜。
小窗不用著帘遮。

载将山影转湾沙。

略彴断时分岸色,蜻蜓立处过汀花。

此情此水共天涯。

注: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
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夏日遣兴

宋-白玉蟾

四壁青山翠打围,墨客坐久澹忘归。

桥边荷芰欹头立,水底蜻蜓仰面飞。

注:白玉蟾(公元1194 -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本姓葛,名长庚。
为白氏继子,故别号白玉蟾。
字如晦、紫清、老人,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
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字画,曾举童子科。
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
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
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互换精美原创文学。
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国好诗词微信"大众年夜众号:qq274158273,欢迎各位关注,欢迎各位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