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名叫《归字谣·归》,作者是南宋作者袁去华。
袁去华其人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个进士,算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词人,但此人却是个颇有气节的人。
南宋羸弱,他不愿意与朝中众人与世浮沉,于是便用这最难写的词牌写了首宋词中最有气势的辞职词,虽只有短短16个字,却势如破竹读完令人大呼过瘾。
让我们来品一品:

《归字谣》

南宋.袁去华

归!
目断吾庐小翠微。
斜阳外,白鸟傍山飞。

宋词中最有气势的告退词只有短短16字却所向无敌令人大年夜呼过瘾

实在文坛有过不少有名的辞职诗,比如南朝大墨客鲍照的《拟行路难》,在这首诗中鲍照通篇抒怀不写景,写出了“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千古名句。
但袁去华的这首辞职词不一样,这是一首标准的十六字令,它既干脆有力而又不失落空灵绝美,全词看似都在写景,但一片归意却在字里行间表示得淋漓尽致。

首句便是一个“归”字,这是十六字令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的难点,这个字要起到统领全词的浸染。
袁去华用了一个“归”字,没有一丝犹豫,颇有气势,最主要的它能与后两句的写景很好的衔接起来,我们彷佛看到墨客唱着归歌,纵目远眺,远方之景逐一映入了眼帘。

第二句“目断吾庐小翠微”,便是词人了望之地。
词人纵目了望,目光停在了自己在青翠山林间的小茅庐上。
这7个字是词人目光的落点,也是首句“归”的终点,看似只是信手拈来的一笔,但却与上句一气呵成。

三、四两句“斜阳外,白鸟傍山飞”,引入了夕阳、鸟、山三个景物意象,夕阳是红的,鸟是白的,山是青翠的,一起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色彩明快,令人憧憬。
同市价得把稳的是白鸟是全词唯一一个动态的景物,它在夕阳下傍日而飞,实在藏着的也是一个”归”字。
这一句一语双关,看似写倦鸟归巢,实在更是写自己欲归去,可谓十分高明。

纵不雅观全词,虽篇幅很短,但却言简义丰。
首先,从构造上来看,以“归”字开篇,后三句虽无“归”字,却句句有归意,从目断小庐到倦鸟归巢,都是如此,这让全词浑然天成。
其次,从意境上看,之以是会选择这么难写的词牌来写辞职,或许正是由于这个词牌本身就有一种来节奏和韵律上的天然气势。
从首句“归”字的斩钉截铁,到后几句写景的干脆,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叫绝。
宋词中还有两首经典十六字令,大家也可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