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朋友说,自己家的孩子背一首五言诗,二十个字,好几个小时也没背下来!
朋友沮丧地说:“我家孩子是不是傻啊?”

不足为奇。
去年暑假,我的一个学生家长也曾打电话跟我埋怨:“就这么一个故事,我家做事员在边上听着都背下来了,她连第一段还背不下来,我切实其实要疯了!
”由于开学后我们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故事比赛,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我们常日是哀求全员参加校级比赛,故而才有了这一幕。

记得在学校里,我曾让孩子们以针言接龙的办法背5条针言,一个早自习,二十多分钟她都没有背下来!

孩子真的就那么“笨”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首诗背好几个小时四个步骤让孩子成为背诗小达人

通过不雅观察,我创造孩子背不下课文,一是由于把稳力不集中,二是由于对所背内容不理解。

而古诗词,由于写作年代久远,用词蕴藉凝练,字字珠玑,以是在背诵的过程中,孩子们觉得格外困难。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高度的文化自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因此,现行“部编本”教材,中、小学古诗/文总计各124篇,分别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和51.7%。
因此,假期让孩子背诵古诗词也成了紧张作业之一。

如何让孩子轻松愉快地背诵古诗词?家长可以采纳以下四个步骤,让孩子爱上古诗词,成为背诵小达人。

1.读通全文。

(1)不论是背古诗词还是背课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做到精确、流利,即: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音、多音字等;

(2)朗读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

图片来自网络

(3)要节制古诗词的节奏。
古诗的节奏大多按表音节奏划分,节制了节奏,会使全体朗读犹如一曲幽美的乐章。

四言诗多为“二二”节奏,如《诗经》里的大部分诗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五言诗有“二二一”节奏、“二一二”等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七言诗有“二二三”节奏、“二二一二”等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通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弟子规》有云,“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孩子通过对自己的眼、口、耳、脑的折衷合营,更有利于理解、感悟诗歌。

2.找关键词。

图片来自网络

(1)一首诗的写作内容,无非是写景加叙事、抒怀或议论,以是,我们可以勾引孩子通过以下的提问,找出每一句的关键词,即: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如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首诗,写了谁?(小娃)干什么?(偷采白莲)结果怎么样?(一道开的浮萍透露了踪迹)这样一剖析,就找出了关键词:“小娃”、“白莲”、“踪迹”、“浮萍”。

再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东风花草喷鼻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第一句写了什么?(江山)怎么样?(丽)为什么?(迟日)二三四句以此类推。

(2)找出关键词后,要勾引孩子提出问题,研究词语。
如,“迟日”是什么意思?和“白日依山尽”里的“白日”有什么差异?“床前明月光”里的“床”和当代的“床”是一个意思吗?通过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办理问题,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引发学习兴趣。

3.画图、遐想、影象。

(1)画出思维导图。

学生作品

思维导图的发明者是英国的托尼·博赞,被称为“天下影象之父”。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
它用一个中心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办法。

绘制思维导图有三大要点:

一是中央图案。
一张白纸,用九宫格的形式,中间一格便是放置中央图案的位置。
中央图案是一本书、一个知识点、一首古诗的题目,可以是笔墨,也可以是图案。

二是各级分支。
从中央图案出发的是一级分支,每个分支颜色不同;一级分支可以延伸出二级、三级分支,同一分支颜色相同。

三是关键词。
关键词从左到右,写在线上,与分支颜色相同。
要点:能用图案不用笔墨;能用一个字不用两个字。

(2)遐想画面。
通过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展开遐想,在大脑中形成画面。

图片来自网络

(3)定桩存储。
定桩,便是把要影象的内容固定在某个地方存储起来,随时可以提取。
就像屯子有的人家养牛,在地上埋一个桩子,把牛拴在桩子上,牛就跑不掉了。
定桩存储便是这个事理。
我们可以用身体的每一部位作为一个桩,存储一个内容。

比如说,“迟日江山丽”这句诗,我以眼睛为桩,把它存储在眼睛里,遐想:我看到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奇丽。
“东风花草喷鼻香”这句诗以鼻子为桩,把它存储在鼻子里,遐想:我闻到东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这句诗以耳朵为桩,把它存储在耳朵里,遐想:我听见燕子的叫声,他们正衔着湿泥忙着筑巢。
“沙暖睡鸳鸯”这句诗以手为桩,把它存储在手里,遐想:我用手摸摸沙子,非常温暖。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影象存储,孩子想忘却都很难。

4.展示分享。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鼓励,被欣赏,被赞颂,从而得到不竭的学习动力,我们就要为孩子创造展示的机会。
家长可以采纳以下方法让孩子进行展示。

(1)诗配画。
让孩子把自己背下来的诗根据理解,配上插图,并给孩子一个专门的地方展示出来。
也可以拍下照片上传网络,让更多的人看到孩子的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2)吟诵。
在古代,诗歌都是用来唱的,可以让孩子通过吟诵的办法进行展示,孩子节制一门新的技能,会对学习更有兴趣。
详细方法可以参考学习陈琴老师的音视频。

(3)歌舞。
鼓励孩子把古诗用自己学过的曲谱唱出来或者编成舞蹈,充分发挥孩子的才艺。

(4)录制音频或视频。
以上孩子的创作都可以通过拍照、录制音频(视频)等办法,通过喜马拉雅、抖音等媒体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孩子把作业变成一种兴趣,进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