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森竹,文革后规复高考即进入后称闽南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数十年,学兄林森竹事情空隙读书不止,笔耕不辍,出版著作多种多部。《漳州赋· 咏九龙江》,以古雅之赋体,讴歌漳州秀美山川、人文历史,汪洋恣肆,浩浩汤汤,夺民气魄。今特转发,沾沾文气。
漳 州 赋 · 咏 九 龙 江
原 创 :林 森 竹
浩哉龙之江,一河之下,众河之上;飞流直下大川,荡荡乎厚于地;溯洄而上玳岳②,巍巍乎高入云。横之以渺渺乎苍茫,纵之以灏灏乎瀴凕。鳌展足兮,潜声吐气;鲈激水兮,扬波披鳞。苍官日临而杲杲,青萍风起而冥冥。九龙浮天,功因屏翳;江澜浸月,师出玄冥。长哉江之流,乃四海之决漈,唯天河之倒倾。江潮漫漫兼天涌,岸柳依依接地阴。威若奔雷兮浏浏疾风,势如卷席兮滃滃垂云。石燕掠波,溅起千尺之涛;商羊鼓浪,澜翻万顷之湓。虽大禹不明乎深浅,即离娄难辨乎浊清。踞闽山粤地之衔接,入东洋南海之交逢。北偎长江兮近咫尺,南望台湾兮远天垠。左托龙文塔峙而标海③,右擎圆山拱秀以拄穹④。襟两溪以邀秋波⑤,带九湖而迎春沄⑥。浪头沙渚草长莺飞,波上瑶台云鬟雾鬓。仰蓝天织九重云锦,拥白滩铺百畹绿茵。奇石稀玉,雕塑百丈龙壁;古迹珍宝,伫立千幅画屏⑦。美哉!
东南形胜,神州绿碧,真乃银河落地、神龙显身。
遥想混沌未开,水火肆虐神州,焦土洪涝,民不聊生。于是九龙行雨,首生角身长翼,得入圣超凡之妙,引九天云汉之水,百折不回奔东溟。从兹漳南大地,四季如春,惠风丽日,花木繁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龙者留其名。夫龙江者,历万古而海成,汇百川而潮生。上善之水,厚物载德;涤凡荡虑,激浊扬清。其水之华者,如九龙飏舞之祥云;其水之润者,似玳瑁蕴蓄之甘霖。盖水之清者,仗此可知万象之澄澈;盖水之秀者,以此可得施物之灵性。漳邑古城,因抱岭吻江而虎跃龙腾;闽南宝地,因地灵人杰而物阜民殷。雄起于龙江之畔,卓然于海西之滨。大唐盛世,元光得斯而誉王⑧,开漳置府,文明始扬八闽。继光因斯而破寇⑨,拯弱安民,薪火千载传承。道周于国蹇而负驾⑩,无畏强敌,节义舍身。成功为台归而泛舟⑾,三次东征,九去世生平。伟哉林公语堂⑿,抒肚量胸襟天地宽,贯中西一线牵,功著德昭后人。灿然红楼⒀,明灯高照,神骏嘶鸣,世磬其音。抗战挞虏,兵民浴血,毅魄长存,海志其名。江山壮美,代育博古通今之士;秀士辈出,世载文经武纬之英。乾坤转,龙江腾。五星旗飘海疆,锤镰炬耀天庭。雄鸡唱晓一江白,古邑鸿纷满城春。芝山公园俏凌波⒁,威镇阁楼彩盈檁⒂。建家园,龙江风格多豪迈⒃;治沙害,绿色丰碑镇海滨⒄。路漫漫兮,大辂椎轮几艰辛;心拳拳兮,邹鲁巨虬多风神。岁秩交替矣白驹过隙,关山装点矣万象更新。览辉煌历史,名胜佳景羞仙苑;描璀灿蓝图,新风大不雅观耀人文。
改革潮起,雨硙风春。吐哺握发,不拘一枝独秀;筹长谟深,尽纳威凤祥麟。平川南北谋发展,大江高下举风鹏。多少谷文昌为民利以臻洪福,洒血汗染沙尘。多少弄潮儿力挽狂澜而无返顾,临大海啸长风。次浚隤癈,重启舟航,接舳舻乎海疆,泛樯席于江门。携手泉港,云舒千鹤,骧踔凌空。援手厦湾,海纳丝毫,涵容坻京。放眼新区,焕焕乎开张新纪;聆听古韵,吰吰然玉振金声。花喷鼻香茶喷鼻香四野飘喷鼻香,工兴农兴百业皆兴。九龙江畔,马路铁路高速公路,路网畅通,车水马龙。千里海湾,渔港商港深水良港,港汊纵横,艑桅如林。四桥飞架⒅,天堑变通途;众厂连亘,僻壤聚高朋。欣欣然漳台经济风起云涌,势何壮矣;勃勃乎山海家当似日方升,气贯长虹。攘攘哉瀛堧旅游异军突起,精彩纷呈。三坪灵通⒆,誉满中外;火山地质,奇绝古今。云洞仙翁⒇,倾倒骚客忘归程;名优特产,引致迅发如风霆。碧湖芙蓉,丰韵灵动,留转迷人风景;平畴水仙,青枝飘荡,吐放醉心芬馨。兰圃奇葩,早知春意,独领群芳风情。以花为媒兮招蝶凤,共谋盛事兮好光阴;海峡两岸兮正春暖,陆岛携手兮期国兴。江水泽被树高凝翠,山岚沐岭风柔怡人。艏骞高帆,轮蹄广道;碑林拔地,丹霞洞天;济世良药,妙手回春;八方和谐,九围鸿均。远眺山黛黛,天上人间相媲美;近不雅观水泱泱,物质精神共文明。江之蜃楼喧喧,龙之传人侁侁。斗转星移,千年州府择机竞;驰骋史河,万载龙江越时空。喜乎芗城彪焕,满目飞红;壮哉龙文勃兴,万象簇新。美兮湘桥十九弯,湾湾嵌银镜;郊野三十里,处处飞鹭鸣。盼兮漳州腾龙日,燕舞莺歌,五湖斟琼浆;中原一统时,河溓海夷,两岸共举樽。
注释:
①九龙江是漳州市最大的河流,在福建省是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分北溪、西溪两条干流,横贯华安、长泰、平和、南靖、芗城、龙海市等六个县区。两条干流在龙海市的三叉河汇合后,又分流经厦门进东海,横贯闽南金三角地带,注入台湾海峡;干流长258公里,合支流共长1923公里,流域面积14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地皮面积的12%。据《八闽志》载:九龙江“有九龙行雨戏于江”而名,是包括厦门在内的流域社会经济赖以生存发展和繁荣的主要依托,是流域公民的生命线。除九龙江外,境内较大的河流还有云霄县的漳江,诏安县的东溪,漳浦县的鹿溪,长泰县的龙津江。
②玳岳即玳瑁,九龙江的发源地。
③龙文塔,位于漳州市龙文区内。
④圆山,系漳州市区最高的山。
⑤两溪,指九龙江的两条支流——北溪和西溪。
⑥九湖,指龙海市九湖镇,是漳州市主要的集镇,也是朱德命名、陆定一题名的”百花村落”所在地。2013年,以龙海市九湖镇和颜厝镇为出发点,沿九龙江西溪南岸,由东向西逆流而上拓展,涵盖芗城区西桥街道桥南片区及大房农场,终抵南靖县靖城镇,构建漳州核心城区——高新技能家当园区(简称”高新区”),成为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⑦龙壁,即著名的华安县五彩玉石——九龙壁为中华十大奇石之一,部分珍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⑧元光:即陈元光(657—711),字廷炬,今河南省固始县人。唐垂拱二年(686年),随父领兵入闽,开漳立州。
⑨继光:公元一五六四年初,戚继光挥师南下,进军漳州,全歼倭寇于漳浦境内。
⑩道周:即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生于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集学者、墨客、字画家于一身。61岁时,任少保兼太师、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以一介文弱诗人,领兵北上,大胆就义于南京。
⑾成功,即郑成功。明末清初,郑以九龙江入海口为基地进军台湾,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⑿林语堂:语堂师长西席(1895-1976),以当代文学家、翻译家和英语通著名,他生平共出版中文集三种,英文著作36种。
⒀红楼:位于漳州市政府内,为一红砖砌成的二层小楼。1932年4月毛泽东同道率红军占领漳州后曾住在这里。现辟为“毛主席率领红军占领漳州纪念馆”。
⒁芝山公园:位于漳州市政府大院北面,是市中央最具自然原生态的景不雅观公园,也是市中央惟一的山地公园。
⒂威镇阁楼:位于九龙江西溪东岸。
⒃龙江风格:1963年春旱,漳州公民曾在九龙江西溪堵江引水抗旱,造就了广为传颂的“龙江风格”。京剧《龙江颂》即取材于此。
⒄绿色丰碑:指原漳州市东山县委布告谷文昌(河南籍),于1950——1964年在东山岛根治沙暴,筑堤植林,造福一方,被后人树碑立传,誉为焦裕禄式领导干部。
⒅四桥:指横跨九龙江西溪的漳州大桥、漳州战备大桥、水仙花大桥(泰西坪大桥)九龙江大桥等。
⒆三坪灵通:指名扬海内外的三坪寺和灵通岩风景区。
⒇火山地质:指全国著名的漳州火山地质公园。云洞:指位于龙文区的云洞岩风景区。
【本赋揭橥在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中华辞赋报》、《中华辞赋网》,并被《辞赋竞赛网》收编】
文:林森竹
图:网 友
声明:
1、本号所有转载内容(笔墨、图片等),均来自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文中陈述、不雅观点、判断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全性仅供参考。
2、欢迎统统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基本道德底线、没有版权瑕疵、内容原创的笔墨、字画、音视频作品为本号生辉;来稿需署网名、昵称或真实姓名,尊重作者意愿,本号严格守旧秘密。
老齐视界
请长按二维码
我们成为朋友
欢迎关注 欢迎转发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