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大事宜,便是墨客所写的广州湾战役。
公民不堪忍受法国人的烧杀劫掠,逼上梁山,大胆抵抗法军,并取得重大胜利。
然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不顾民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

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闻此丧权辱国条约,即兴写下这首诗,并于当年6月11日,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发动了“戊戌变法”,至9月21日诗中“寒女”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遂发布失落败。

作为一名爱国墨客,刘光第的诗中,充满了对时局的深切担忧。
他在梦中飞到了广州湾战斗前哨,瞥见了“横海楼船战广州”,并失落声惊叫,吵醒了妻子。

醒来后,墨客仍旧瞥见“五色花旗犹照眼,一灯红穗正低头”,“五色花旗犹照眼”是梦境,喻示敌方气焰嚣张;“一灯红穗正低头”,是现实,喻示我方处境困难。
“一灯红穗正低头”,见告墨客这不是一场梦,而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实。
中法之战打响了。
墨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不过将现实搬到了梦境之中。

这是清代诗人刘光第的一首爱国诗。 光绪二十四年1

醒来后的墨客,想起了明代福州布政使司左参议宗臣,率众击退倭冠,多么大胆无畏。
他守护了海防安全,是真正的大英雄。
可是,当政的“寒女”慈禧太后(寒女,原指鲁国一寒女忧虑国患),却又在干什么呢?她只知道梦想个人享乐,可曾有心去收复失落地,一报国仇家恨,一雪鸦片战役前耻呢?

到末了,墨客笑话自己本便是一个迂阔没用的诗人,却还齐心专心想着去海南沙场,亲自上阵杀敌。
旧连百无一用是诗人的墨客都想着去杀敌手握重兵的慈禧却只知道一味推让屈膝降服佩服,真的让人无限愤慨。

至此,墨客通过一场爱国梦,控诉了清政府的无能,慈禧的无能,表达了对付英雄涌现拯救中国的渴望,而他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六君子,不便是拯救苍生的大英雄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正是由于有这样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中国才没有灭亡,他们变法图强,经由一代又一代的人努力,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公民从此站起来了,并即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由刘光第的国破家亡的残梦,到新时期的中国梦,中国人用了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以崭新的面貌耸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一个令十四亿人骄傲的强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