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画像

“浮以大白”一词出自西汉学者刘向的《说苑·善说》篇:“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

“觞政”即酒令,监督行酒的官员;釂(jiào),饮尽杯中酒;浮,倒满一杯酒罚人;“白”是什么东西呢?原来,“白”是专门用来罚酒的羽觞。
在为《汉书·叙传上》所作的表明中,颜师古阐明说:“白者,罚爵之名也。
饮有不尽者,则以此爵罚之。
”“大白”不是大羽觞,而是指一满杯酒。

“文侯饮而不尽釂,公乘不仁举白浮君。
君视而不应,酒保曰:‘不仁退,君已醉矣。
’公乘不仁曰:‘《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盖言其危。
为人臣者不易,为君亦不易。
今君已设令,令弗成, 可乎?’君曰:‘善。
’举白而饮,饮毕,曰:‘以公乘不仁为上客。
’”

说文解词|前人喝酒时为什么爱说浮以大年夜白

古代饮酒器——爵

魏文侯一杯酒没有饮尽,公乘不仁“举白浮君”,对他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您已有令在先,自己却不遵守,可以吗?”魏文侯很惭愧,“举白而饮”,甘心受罚。

《汉书·叙传上》篇中描写权贵们不遵礼法,在宫中肆意饮酒,“皆引满举白,谈笑大噱”。
噱(jué),大笑。
白,服虔阐明说:“举满杯,有余白沥者,罚之也。
”孟康阐明说:“举白,见验饮酒尽不也。
”颜师古阐明说:“谓引取满觞而饮,饮讫,举觞告白尽不也。
”可见“浮以大白”乃由饮酒时举杯验证是否饮尽而来,若未饮尽,则必须罚一满杯酒。

汉画像砖:宴饮图

“白”从“罚爵”引申为泛指羽觞,“浮白”和“浮以大白”也就相应地从罚饮一满杯酒引申为满饮或畅饮酒,“浮”和“白”的原始含义也就逐渐不为人所知了,以至于今人饮酒,不罚而自饮,也敢豪放地自称“浮以大白”了。

(撰文/许晖;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