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口语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创造已经长的比蓬蒿赶过了许多。

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贯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注释讲授:

(1)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2)蓬蒿(pénghāo):两种野草。
(3)直待:直等到。
(4)凌云:高耸入云。
(5)始道:才说。

品鉴鉴赏: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发展起来的。
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
《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
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
“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形状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倔强不屈的性情、年夜胆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韶光的推进,它一定由小转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
”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
小松原来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如今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
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革的情景,而且在构造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浸染:“出”是“刺”的一定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前兆。
事物发展总是循规蹈矩,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
“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蕴藉。
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不雅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发展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
大松“凌云”,已成事实,夸奖它高,并不解释有目光,也无多大意义。
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便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故意义。
然而时俗之人所短缺的正是这个“识”字,故墨客感叹道:眼力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算作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
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去世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遭到的是同样悲惨的命运。

创作背景: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生平潦倒。
就如埋没深草里的“小松”,墨客由此创作此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晚唐现实主义墨客。
字彦之,号九西岳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
出身寒微。
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
黄巢叛逆爆发,他从长安回家。
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诗于朱温。
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进士。
得第后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
受田頵重视,用为从事。
田頵败去世,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
杜荀鹤提倡诗歌要继续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措辞普通、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
部分作品反响唐末军阀混战局势下的社会抵牾和公民的悲惨遭遇,当时较突出,宫词也很有名。

本期名句:“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