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官还乡后,唐伯虎又被二婚老婆嫌弃。
他一怒之下写了一首七绝,表明自己作为一位精彩艺术家的做人“底限”。
在这首诗里,他连续用了五个“不”字,每一句都饱含人生哲理。

言志》赏析

《言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种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不法钱!

唐伯虎大年夜彻大年夜悟之后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每一句都饱含人生哲理

唐伯虎在诗中赌咒:一不当羽士,二不当和尚,三不当官,四不种田;不蒸馒头争口气,老子非要凭着画画的本事来赢利,最最少这样不会危害社会。

原来,唐伯虎卷入科考案之后,被贬成了一个比芝麻粒儿还小的小官,末了他很硬气地辞职不干了。
完了跑去全国旅游了一圈,把身上带的钱花了个精光才回家。

家中的二婚老婆,本来还指望唐伯虎进京赶考,能中个进士,发点小财呢。
结果他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整天闭门不出,坐着吃干饭,于是二婚老婆怒气冲天地与他大吵一场。

提及来,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实在并不像民间传奇里面那样风光。
他出生在江南一个小贩子的家庭,父母在世的时候,还可以过着吊儿郎当的小日子。

但是后来唐伯虎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和妹妹,全部在极短的韶光内溘然去世。
不善做生意的他,生活都没了着落。
靠着亲戚朋友的帮衬,才打起精神去参加科考。

等到唐伯虎中“解元”的时候,他已经二十九岁了。
古人寿命很短,三十岁就算人到中年。
可是唐伯虎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又惹了官司,末了还要争硬气,去世活不肯去当小吏。

不当小吏回家也行吧,但是唐伯虎为了散心,把当初家里人好不容易给他凑到的银子,全部挥霍一空才回来,完备不为家里的生存做打算。

于是二婚老婆怒骂唐伯虎:别以为大家叫你“才子”,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就算你是“才子”,你一样也要用饭,放屁,拉屎。

既然要用饭,岂有不赢利的道理?你每天关起门来画你的破画,又换不到几个小钱。
抛头露面的事,你全都不愿意去干,难道你是想出家去当和尚吗?

唐伯虎的犟劲儿上来了,回骂二婚老婆:老子才不去当羽士、和尚呢,老子不但不出家,也不要去当官,更不要去当农人;偏偏要整天呆在家里面画画,你就说怎么办吧!

二婚老婆气得当场喷了唐伯虎一脸的口水说:你肩不能担、手不能抬。
士、农、工、商都不干,整天就想着你的鬼画符,傻子才跟你过日子!
离婚离婚!

于是,二人就撕破脸皮离婚了。
没想到唐伯虎离婚之后卖掉大屋子,跑到桃花坞盖了一间小别墅,整天在里面喝老酒。

同时,唐伯虎还常常邀约一票狐朋狗友,去喝花酒。
结果,唐伯虎的风骚之名不胫而走。
只管生活清贫,但是末了还真的靠画画活了下来。

到了晚年,唐伯虎的才名大盛,一度还被宁王招为了幕僚。
不过聪明的唐伯虎,创造了宁王有谋反的意图,就装疯卖傻逃走了。

唐伯虎这首《言志》,看上去便是一首与亲人赌气时,用来表明心迹的诗。
诗中完备是一个不谙世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艺术家的口吻,还带着一点孩童般的天真。

诗中的“四不”,明显是被家人逼出来的,以是写得并不是十分严谨的。
明清期间,社会上的和尚、羽士,在民间的口碑一贯不好。

他们平时欺骗信徒,坑百姓的喷鼻香火钱,有时还会干敲诈打单的事。
官吏中贪污横行,更是不用提了。

以是说,“四不”中提到的三种职业,的确都是在赚“不法”的钱。
但是说“种田”是赚“不法”的钱,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古代像这类由于家庭生活的烦恼而写下的诗歌,看上去并不是太多。
唐朝有一个叫王梵志的人,也曾经写过一首感叹家庭生活中人情冷暖的诗,名字叫做《吾富有钱时》: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宛如彷佛鹦鹉鸟。
重逢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在这首诗中,王梵志提到了自己能赢利的时候和不能赢利的时候,妻儿对待他完备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诗末,王梵志用“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作为警句,来提醒世间的妇人子女,不要只梦想一时的钱财,把当家的看扁了。

对照王梵志与唐伯虎两人写的这两首鄙谚诗歌,王梵志在诗中对付男性在家庭生活中遭遇的金钱困窘,以及家人的两面态度,描述得十分细致、生动。

但是唐伯虎这首《言志》突出的,却是作者本人在这种情形下,表现出来的完备“不互助”的态度。

从创作的目的上来看,王梵志面对家人的贪财势利,一贯在试图良言疏导,但是唐伯虎却是固执地同二婚老婆唱“反调”,末了终于成功“休妻”了。

以是说这一首《言志》与其说是在表明一代才子的个人志向,不如说是在跟人“赌气”,跟这个世道“赌气”。

想他唐伯虎,本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暂时没钱怎么啦,费钱大手大脚又怎么啦?没听李白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吗?一个二婚老婆,居然还敢瞧不起他!

唐伯虎在《言志》中说不当官是假的,不然他后来也不会被宁王骗去当幕僚。
只是由于宁王后来要谋反,聪明的唐伯虎不想受到牵连,才装疯跑掉了。

结语

这首诗名曰《言志》,但是事实上并未言出唐伯虎生平真正的志向。
诗中的内容,只是一个不得志者的赌气之言。

不过诗歌是艺术,并不须要作者完备“老实”。
这首七绝写出了感情与个人色彩,也算是一首非常好的诗。

唐伯虎曾经说过“人生贵适志,何用刿心镂骨,以空言自苦乎”的话,他认为写诗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情绪,不必精心雕琢。
这种诗歌创作的不雅观点,给晚明文坛带来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