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实名创作的诗词共有七首。
个中,在浔阳楼上写下一首反诗和一首反词,108位豪杰齐聚之后的重阳节趁醉填词一首。
偷会李师师时填词一首。
在双林渡瞥见燕青射杀大雁,心中悲哀,立即作诗填词各一首。
与卢俊义一起皇宫见有男人玩胡敲,心有所感,作诗一首。

宋江的这七首诗词,全都是感慨深奥深厚、寓意深远,无不寄托了他对个人境遇的万千思绪。
宋江能够在繁忙的行军作战空隙间写下这些情绪饱满的作品,就解释他在骨子里还是一个文人。
更难得的是,宋江的这些诗词,很少有江湖话语,更多是包含了烟火人间的无尽情思,显示出宋江这个人物的内心丰富而敏感。

有人说,宋江的诗词都只会直抒胸臆,文词粗鄙,格调低下。
但在我看来,宋江的这七首作品中,有几首算得上是佳构。
他会见李师师时写的那首词,一下子是“寄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的儿女情长,一下子是“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的寂寥落寞,一下子又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的英雄喟叹,在宋代浩如烟海的词作中,可以算得是上乘作品。
据宋代条记小说记载,这是真实历史人物宋江的作品,它后来被收录进《全宋词》,可谓是凭实力上榜。

宋江在双林渡的词作“楚天空阔,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全词的上阙直接移用宋代著名词人张炎的作品,原词是可以在中国诗词史上留下地位的名作,施耐庵把这首词放在宋江名下,显然也是为了表明宋江的文学成绩之高。

宋江实名创作的七首诗词有几首算得上精品他考科举有欲望吗

值得把稳的是,燕青会见李师师、拜见宋徽宗时,各演唱了一首词。
唱给李师师的那首词中,“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并不比柳永逊色多少。
在征服方腊后向宋江告辞时,燕青曾附上一首诗,那首诗连押韵都不会。
显然,这两首词的作者绝不会是燕青。
吴用的文学成绩也达不到这么高,因此,他们的作者很可能便是宋江。
果真如此的话,一个驰骋江湖的男人,也能有如此纤细的情思,宋江的内心真是充满锦绣文章了。

既然宋江的文学成绩非常高,他去参加科举考试时能否成功吗?宋代科举录取比例虽然远远高过唐代,但在当时,一样平常每个州每三年能有通过进士考试的,也只有一二人而已。
那些读书人,能否榜上有名,既靠实力,更靠运气。
以是,宋江能否考上进士,仍旧很难肯定。
而他,显然又不愿耗尽年华去碰那微乎其微的运气。

有文才,有吏能,却无出路,这是宋江永久处于焦灼状态的根本缘故原由,也造就了他的人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