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好竹子,文人雅士集会的地点要有竹子,像王羲之、苏东坡等文学大家都对翠竹是偏爱有加的,东坡师长西席在《於潜僧绿筠轩》一诗里写道:“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今日连续天晴无雪,盼雪之情依旧炽热。
值此之际向众友分享十首咏竹唐诗。

1.水能性淡,竹解心虚全是作者的品质写照。

《池上竹下作》唐.白居易

竹解心虚即我师十首咏竹古诗伴您越严冬亮高节淡名利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间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翻译】独自溜达穿过竹篱,绕过园舍面前呈现一片碧绿,十亩垦植田地多数都已经成为了池塘。
午饭小憩后,清闲的在林间小道独自穿行。
水性淡薄,它是我的好朋友,翠竹客气,它是我的好老师。
那为什么还要心坎不安的生活在人间间,劳心费力的去寻觅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同道者那?

【赏析】这首诗是墨客在杭州刺史任满返归洛阳求职期间的作品,全诗诗调清新淡雅,笔触简洁明快。
表达出墨客欲跳出官场是非之地,远嫌避祸,求得自身的安全;同时,用净水,翠竹的品质来映衬自己高洁品性,蕴藉深奥深厚,耐人寻味。

2.最为清净的竹林,佛性十足。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翻译】独自闲坐在宁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悄悄与我相伴。

【赏析】晚年隐居蓝田搁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述了墨客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清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墨客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3.最为随遇而安,长于生存的竹子。

《庭竹》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合适。

【翻译】露水洗涤铅粉骨节,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
随风飘摇宛如彷佛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成长。

【赏析】《庭竹》是唐代名墨客刘禹锡之作,诗句虽短,诗意甚高。
诗面写竹,竹之直节特立,犹君子之风,千村落万陌,无处不有。
暗喻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清高自主;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够随遇而安,不惧世事,一股不服输的气节油然而生。

4.现实与奇幻青鸟使。

《竹里径》唐.司空曙

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

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翻译】行走在一条宁静的小路人迹稀少,伸向远方,清冷惨淡的光芒映照在苔藓上显得阴暗。
一阵阵凉风迟过竹林就像阵阵马群嘶鸣的身音,猛然间就像觉得到像是蓬莱仙山快要下雨一样平常。

【赏析】全诗仅仅用大略的二十个字来描写作者在竹林溜达的所见所听所想,前两句描写竹林小路的特点,后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腕描写了竹林在大风袭扰下的特点和作者在如此环境下的所思所想,“蓬莱”一次暗示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虚幻缥缈天下的神往之情。

5.品质最为顽强的竹子。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牢牢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来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听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颂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作者在赞颂竹子的这种武断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武断态度和受到仇敌打击决不动摇的品质。

6.有缘千里来相会,苦竹也有惺惺相惜之人。

《苦竹》唐.杜甫

青冥亦自守,懦弱强扶持。
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翻译】一种叫“苦竹”的竹子成长在青苍幽远的崇山峻岭之中也能自己坚守节操,即便躯爽性弱也能强自支持。
由于它味道很苦虫子都回避,由于竹丛低矮鸟儿们也不愿容身。
豪门大宅的院子里没人看重移来栽种,即便被人砍伐也像没什么辩辞。
有幸能靠近隐士的茅屋,这才能将经冬不去世的根扎在这里。

【赏析】杜甫这首《苦竹》诗,以苦竹自喻,通过苦竹的顽强成长,青翠碧绿来形容自己刚毅不屈的节操,同时也用苦竹不被人喜好,以至于被冷落砍伐而无奈和伤感,然而幽隐明志,怀抱志向,不改初衷,四季青翠,经冬不凋,借以表明自己的高尚情操。

7.最富朝气的咏竹诗。

《新竹》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刚毅大小同。

【翻译】新竹上的苞叶才刚刚褪去,就已透出青冷的翠色。
柔垂的枝干偏偏布满竹粉,逐渐招来清风,枝叶沙沙作响。
高低疏密有致的叶片透过很多阳光,还没有密密挨挨的挤在一起。
但那一团团竹节,不管大小,都透着刚毅的气韵。

【赏析】竹子象征着生命顽强,青春永驻,四季常青等特点。
元稹的这一首《新竹》与其他大家的描写风格迥然不同,而呈现在作者面前的景象则是青春气息满满,希望满满。
《新竹》顾名思义为新发之竹,点名了创作世间为春天的某个时候,作者通过对新竹形状,光荣,体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写,展现新生命新气息;末了一句的描写道出了新竹的实质特点团团竹节,品行刚毅。

8.最具社会性的描写。

《石上藤》唐.岑参

石上生孤藤,弱蔓依石长。

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

何处堪托身,为君长万丈。

【翻译】一颗石头上面独自觉展一条藤蔓,羸弱的藤蔓寄托在石头上缓慢成长。
不通过高大的枝干的扶持是不可能达到凌空成长的境界。
什么人能够请托我的终生大事,才能够使我快速发展。

【赏析】本诗描写石上藤的难于高攀而想高攀的祈祷。
前二句写生存。
“孤藤”“弱蔓”,的缘故原由是生石上,是依石长。
中二句写心愿。
因“不逢”而“未得”并非主不雅观缘故原由。
末二句写抱负。
“何处堪托身,为君长万丈。
”这才是墨客望着石上孤藤所表达的心志。
在唐代社会,有远大空想的知识分子欲想施展抱负,借助权贵的引荐和保举的征象似较为普遍,本诗描写当时仕途社会性是十分明显的。

9.虽无采菊处,但求归隐时。

《竹》宋.苏轼

今日熏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一作亦?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翻译】今日熏风吹来,吹乱了庭院前的竹丛。
竹叶相互碰撞发出飒飒的声响,就像是兵刃相接。
顷刻间就像是风雪将至的景象,可是翠竹可以被折断,但不可被屈辱。
风雪初晴竹子会是什么情形那?是不是一塌糊涂那?事实是竹节挺立并散发出青玉般的颜色。
故去家园如今会在何处,秋雨连绵已经使陶渊明师长西席的栖息之地变得荒漠。
不知道师长西席是不是还健在,还是打扫打扫南苑的绿竹轩吧,

【赏析】该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竹子在熏风的袭扰之下的生活情境,道出了竹子的实质特性“可折不可辱”;第二部分描写风雪之后竹子的状态,依然挺立高耸,不败于风雪;第三部分是作者看到风雪之后的竹子遐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景。
由此能够看出作者品行高洁,意志武断,神往归隐的情怀。

10.最为自傲的咏竹诗。

《咏竹》明.朱元璋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翻译】只管大雪的沉重将竹子压弯了腰,枝头眼看要沾着地上的污泥了。
等到天放晴,红日出,雪融化,那竹子依旧会丧失落包袱昂首挺胸。

【赏析】《咏竹》是明朝墨客朱元璋的一首诗。
朱元璋出身贫寒,幼时还入寺为僧,他从普通列兵爬上天子高位,如果其没有一种搏击命运的进取精神,没有必胜的信念,终极是不可能身居高位,功成名就的。

 十首咏竹诗词各具特色,值得学习品鉴。
但作者所表达核心要义均是对竹子高洁品行的追捧,以及对其不惧寒冷酷暑真英雄精神的褒奖。
通过学习尤其对岑参的《石上藤》中的“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
何处堪托身,为君长万丈。
”感触深刻,古今一理,同时作者的处境与自己的境遇有惺惺相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