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江苏苏州人。唐代墨客,与皮日休齐名,众人称他们为\"大众皮陆\"大众,陆龟蒙非常爱茶,在顾渚山下置有茶园一处,亲自进行茶叶生产实践和经营。《奉和袭美茶具十咏》是陆龟蒙唱和好友皮日休的《茶中杂咏》而作的10首茶诗。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坞》
唐·陆龟蒙
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环抱。
旭日就中密,背涧差还少。
遥盘云髻慢,乱簇喷鼻香篝小。
何处好幽期,满岩春露晓。
译文:
茶园位于深山弯曲暗藏之处,去茶园的道路弯曲蜿蜒、回环盘旋。茶园旭日的地方,茶树成长较稠密,背阳惨淡的水沟处,茶树较少一些。茶园盘旋于深谷云霄中,就像美人逐步盘起的美发,茶树一簇一簇地散乱分布,就像美人身边小小的喷鼻香笼。什么韶光才是最适宜休闲隐逸的期间呢?春天来到,茶树刚刚长出新芽,满山遍野布满春色的时候便是最适宜品茶隐逸的期间了。
赏析:
这首诗是《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组诗的第一篇,茶坞指的是茶园,便是陆龟蒙自己的茶园,全诗描述了茶园的地理环境,表达了墨客品茶隐逸的情怀,也暗喻春天的茶园最美,约请好友春天到茶园一起品茶赏景。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
唐·陆龟蒙
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
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
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
唯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
译文:
有履历、理解茶的茶人能够辨别好的茶叶,追求自然朴素的茶道。闲下来的时候,到北面的山上探求野茶,溘然一阵东风吹过,下起了大雨。等雨后再去探求茶叶,山路波折、云雾萦绕,弯曲难行。只有根据报春鸟的叫声,来判断哪里有好茶了。
赏析:
这里的茶人多数指墨客自己,描写了墨客一次闲时到深山寻茶的经历,虽然雨后的山路难行,不知道好茶叶在何处,但是墨客根据报春鸟的叫声来探求茶,可见墨客是一位履历老道的茶人。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笋》
唐·陆龟蒙
所孕和气深,时抽玉苕短。
轻烟渐结华,嫩蕊初成管。
寻来青霭曙,欲去红云暖。
秀色自难逢,倾筐未曾满。
译文:
茶芽成长的地方,天地孕育了深厚的阴阳交合之气,这个时令刚长出来的茶芽较短。山间淡淡的雾气滋润津润茶芽,形成了茶芽的精华,鲜嫩的茶芽刚刚长出嫩嫩的细芽。茶人们在太阳刚刚升起,云中刚露曙光的时候就上山寻茶,等夕阳西下的时候,才迎着暖暖的夕阳下山回家。虽然早出晚归,但是好的茶叶也很难找到,茶人们劳碌一天,茶筐都没有装满。
赏析:
墨客通过描写茶芽的成长环境、鲜嫩程度、以及茶人寻茶的艰辛来解释好茶芽的宝贵。“秀色自难逢,倾筐未曾满。”茶人早出晚归的费力一天,采集到的茶叶却还装不满筐,也暗喻了茶芽的稀少和宝贵。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籝》
唐·陆龟蒙
金刀劈翠筠,织似波文斜。
制作自野老,携持伴山娃。
昨日斗烟粒,目前贮绿华。
争歌谐谑曲,日暮方还家。
译文:
用刀子砍一些翠绿的竹子,用来编织茶籝,编织的斜斜的纹路像水波纹一样。茶籝一样平常是由老年人编织的,年轻人携带着茶籝去采茶。还是竹子的时候,人们用来作为柴火,现在编织成茶籝,人们就用来贮存茶叶了。茶人们一边唱歌、开着玩笑,一边采摘茶叶,要到太阳落山了才会回家。
赏析:
茶籝是一种竹子编织而成,带有斜纹的茶筐,茶人们采茶时,用这种筐装茶芽。本诗从砍竹开始描写了茶籝编织过程和用场。“昨日斗烟粒,目前贮绿华。”物的代价在于利用,就像翠绿的竹子一样,编织成茶筐才实现其代价。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舍》
唐·陆龟蒙
旋取山上材,驾为山下屋。
门因水势斜,壁任岩隈曲。
朝随鸟俱散,暮与云同宿。
不惮采掇劳,只忧官未足。
译文:
一趟一趟的从山上搬运木材,用木材在山下建造茶屋。茶屋的门根据水势而建,门的方向按照水流的方向建成了倾斜的方向,茶屋靠山而建,墙壁根据山势而拐角。早上群鸟飞散的时候,就起床干活了,傍晚的时候,迎着晚霞回到茶屋。不畏惧采茶的费力,只担心采摘的茶叶,不能使品茶的客人知足。
赏析:
茶屋都是茶人从山上砍伐木材,靠山靠水而建,茶人们早出晚归费力的事情,并不畏惧这种费力,而是担心采摘的茶叶,不能让客人心满意足。“不惮采掇劳,只忧官未足。”歌颂了茶人为了采摘好茶不辞费力的朴实品质。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灶》
唐·陆龟蒙
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
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
奇喷鼻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
炀者若吾徒,年年看不敷。
译文:
云雾萦绕着大山,初升的太阳与山中的烟雾交相照映。满锅的的泉水都已经沸腾,茶甑里所有的茶芽都已经蒸好了。奇妙的茶喷鼻香侵染着这俏丽的春色,茶叶鲜嫩的绿色已经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像菊花般的黄色。在灶下烧火的人就像我的徒弟,虽然每年都会见到他,但是还是觉得不足。
赏析:
墨客用幽美的辞藻描写了茶灶的环境以及茶叶蒸过后的变革情形,通过对烧火人的描写,寄托了墨客想蒸制更多好茶的神往之情。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焙》
唐·陆龟蒙
旁边捣凝膏,朝昏布烟缕。
周遭随样拍,次第依层取。
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
见说焙古人,时时炙花脯。
译文:
茶叶经由一直的捣动,就会凝聚成膏状,朝晚用布包裹着熏蒸,蒸出袅袅青烟。熏蒸过后要环绕着茶叶进行拍茶,拍好茶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放置茶叶。山歌有高下之分,熏蒸的火候也有文火和武火的差异。这些都是焙茶先人们传下来的一代代累积的履历,这些履历,可以随时用来熏陶制作好的茶叶。
赏析:
墨客详细的描写了焙茶的过程,特殊强调了火候是焙茶的关键,并歌颂了古人们的聪慧。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鼎》
唐·陆龟蒙
新泉气味良,古铁形状丑。
那堪风雪夜,更值烟霞友。
曾过赪石下,又住清溪口。
且共荐皋卢,何劳倾斗酒。
译文:
刚刚打的清澈泉水滋味清爽甘甜,茶鼎的形状比较丑,不耐看。风雪交加的寒夜里,怎么能承受呢?幸好我有志同道合,一起品茶赏景的朋友陪伴。曾经一起到过赤色的岩石下煮茶,又一起到过清澈的泉水口煮茶。一起席地而坐,共同品饮皋卢茶,何必劳烦杯中酒呢?
赏析:
墨客与朋侪游山玩水,寻泉寻茶,好水、好茶、好器、好友,找一宁静之处,席地而坐,与好友一起煎水煮茶,以茶代酒,把茶言欢,且烦懑哉!
又何惧寒冷的风雪夜呢?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瓯》
唐·陆龟蒙
前人谢塸埞,徒为妍词饰。
岂如珪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译文:
古人常常赞颂一种有底座的茶瓯,白白摧残浪费蹂躏了幽美的辞藻来润色。茶瓯难道有美玉一样的姿态,有山里云雾一样的白色?茶瓯的光芒常常在朴素的竹席上绽放,雅韵常常在富贵的酒盏阁下显现。作为青鸟使面见于阗国君时,献上茶瓯,国君却从来没有见过茶瓯,更不用说品尝好茶了。
赏析:
茶瓯,唐代的一种品茶用的茶碗,茶碗之美在于用来品茶,无需过多幽美的辞藻来润色,好器配好茶,才能让茶瓯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好器碰着懂行的人,才能表示它真正的代价。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煮茶》
唐·陆龟蒙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
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
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
不合别不雅观书,但宜窥玉札。
译文:
清闲的时候,到松林中间坐下来,一边欣赏雪景,一边取一些松树上面的雪,用来融雪煮茶。当雪水融化,泛起沸腾的浪花时,放入碾碎的茶末一起煎煮。喝完茶,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就彷佛所有尘俗之气都消逝殆尽一样。晚上睡不着觉,在偏房中看书,正是适宜看朋友信札的时候。
赏析:
墨客描写了融雪煮茶的环境,并描述了茶的功效,“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喝茶有提神醒脑,修身养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