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就曾写了一首词来夸赞杨贵妃的仙颜,这首词便是《清平乐·禁庭春昼》。表面看是在夸赞杨贵妃的容颜,赞颂着她和唐玄宗两人之间的爱情。实则是用来嘲讽唐玄宗由于杨贵妃变昏昧,因此嘲讽她为天上的“狐狸”,迷惑了唐玄宗。
那么李白是如何嘲讽杨贵妃的呢?
01《清平乐·禁庭春昼》
这首词光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来杨贵妃和唐玄宗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李白作这首词的时候,便是以杨贵妃的视角,细致地描述出了杨贵妃和唐玄宗某一天的欢快生活。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着充满着浪漫气息,同时很多作品的背后都充斥着别样的情绪在个中,这首《清平乐》便是个中之一。在词的上阙,李白将词带入到了杨贵妃的视角,带领大家感想熏染到杨贵妃和唐玄宗快乐幸福的一天生活。词的开头便直接点明了杨贵妃和唐玄宗生活的地方,深宫内。
在深宫春日的白天里,莺鸟长出了新的羽毛,唐玄宗为了杨贵妃挖空了心思在玩“斗百草”,无论输赢都要换成金银财宝。天色逐渐暗了下来,杨贵妃整理了下并不完全的妆容,在御前随意跳起了霓裳羽衣舞,舞蹈让无数人迷了眼,这曼妙的身姿,怎能不逗乐君王呢?
李白的奥妙,便是将唐玄宗带着宦官陪着杨贵妃“斗百草”,而杨贵妃为迷惑他的心,便在殿前跳起来失落传的霓裳羽衣舞,舞姿动人。这首词创作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当时正值李白在翰林院做官。
彼时的杨玉环处于唐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状态,再加上奸佞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可以说,朝堂之上一片一塌糊涂。李日间然是看不惯这样的情形,于是才写下了这首词,看似在夸赞杨贵妃的迷人舞姿、幸福的生活、百官与玄宗声色犬马的场景,实则是暗讽这样的风气罢了。
02清平乐背后的含义
这首词当真是为了夸赞杨贵妃的仙颜吗?当然不是,李白只不过是借这首词揭示了唐玄宗当时因女人误国的百般丑态。李白见不得这样的情形,便写下这首词讽刺唐玄宗这样的行为。不顾江山社稷,只顾与杨贵妃逐日享乐,正是这样的君、和臣让李白识破了唐朝的腐败。
如果可以,李白便不会参与这样的聚会之中,若不是应了唐玄宗的哀求,也不会写下这首词送给杨贵妃,识破这首词的人,想必也能够明白李白的良苦存心。可以说,李白看不惯唐玄宗由于女人,延误国事的样子。要知道,李白满腹才华,被招入翰林院时,心中所想的也是为了抱负,造诣一番伟业。
但是入宫之后,李白所见的是整日魅惑唐玄宗的杨贵妃,以及声色犬马,溜须拍马的朝臣。李白想要改变这样的风气,即便是唐玄宗只是为了他的诗歌才华,让他为他和杨贵妃作诗享乐。他也在用自己的办法,把自己的想法写进诗词之中,只为君主可以明白他的苦心。
只不过很可悲,皇宫中的《清平乐》只不过是和妃子和宦官的快乐,宦官的甜言蜜语,妃子的痴笑迷离,让唐玄宗沉醉个中,不可自拔。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笑的是唐玄宗对他的爱,生的是昏庸的君心。
红颜祸水,李白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借着这首词想要唐玄宗转头,回到那个刚登皇位之后励精图治的明君,可惜君心日渐娇纵,面对自己打造的开元盛世便以为往后也会如此。然而事实上,唐玄宗错了,错在不能以身作则,错在不该日渐娇纵,错在不该沉迷于女人,错在听信宦官奸臣的“甜言蜜语”。
03李白的为官之道
李白在诗词方面有很大的成绩,他的作品大多数都是成为千古流传的绝句。乃至很多后人都认为,李白不应该做官,这会延误他在诗词发展,实在不然,细读李白的诗词,就会创造个中的为官之道。
李白生平追求的便是做官,当然是有用的官,只不过谁也没想到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会如此之高。当仕途发展并不顺畅之后,李白便会写诗来讲明自己的感情。就比如这首词,他表面夸赞杨贵妃,实则暗讽唐朝的社会风气,他将他的为官之道写在词中,见告唐玄宗,不要被宦官、女人迷惑,无论结果如何,李白的为官之道是无法让人忽略的。
李白一贯坚信“天生有才必有用”这句话,渴望步入仕途。但由于他是贩子之子,根据唐朝律法,“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不预”,贩子子弟不能参加科举。没有科举的渠道,他只能另寻他路。李白通过写诗给韩朝宗,强烈表达自己想步入仕途的心情与志向。
然而李白写给韩朝宗《与韩荆州书》并没有得到赏识,由于作品被韩朝宗认为写得太狂,因此没有得到好印象。但是从这首诗歌中,也能看出李白的为官之道,不会因外界屈从,没有卑微求取官位,犹如他自己的性情,即便没有机会,也不能溜须拍马。
04结语:
无数的历史告诫着我们,不能为面前的享乐而自毁出路。就如李白的词中所描述的场景,唐玄宗终极由于红颜和宦官,毁了自己的盛世,实在是令人惋惜。实在,从李白的为官之道中可以看出,李白生平放荡不羁,和那个时期的人扞格难入。因此,若是想在唐玄宗期间当官,怕是要磨砺自己的性子,做很多不喜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