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强音
文/吉正军
一级伤残军人马生国,用执着和顽强演奏出人生旅途中生命的强音,被人们誉为“当代的保尔”、“身边的海迪”。
马生国,河南省温县祥云镇张寺村落人。1982年参加中国公民解放军,在部队他曾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奖励。1988年8月18日,本来是个非常吉利的日子,但对付马生国却是灰色的。那天刚过24岁生日的他,在进行一项高空作业时不幸从高空摔下,当场晕厥 。醒来往后,他才知道自己脊椎断裂,形成高位截瘫,永久也站不起来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从天而降的大祸,一个正凡人将永久要生活在床上,他怎么也接管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在病床上,他曾想到过去世,但首长、战友们的关心和鼓励,使他又规复了对生活的勇气,他决心像保尔、张海迪那样降服伤残,走出困境,扬起生命的风帆。他每天在床上伸胳膊、搓腿、举哑铃、拽拉力器,帮助体力规复;他读书、看报、写诗、绘画丰富自己的知识,决心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1990年,他按特等伤残军人复员回到了家乡。
他的返家给年迈的父母带来了瞬间的喜悦,但更多的却是忧心和劳累。他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父母亲为他送吃送喝,擦屎刮尿,可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年事已高的双亲愈加干瘪了。望着两位老人劳累的身影,感想熏染着那无怨的呵护,想着自己不仅不能为他们尽孝,反倒拖累他们,他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挫折对有志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为了减轻父母的包袱,他每天学习自己上床睡觉,起床穿衣,喝水用饭,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跌倒......通过一段韶光的磨练,他生活能够自理了,终于从生活累赘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人生的代价在于创造,生命的奇迹靠刚强支配。”这是他的人生座右铭,也是他发奋图强向命运寻衅的主旋律。1998年,他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走出了多年困在家里的狭小天地。之后,他和战友创办了一个友联养猪场,又与战友花了十几万元购置了一部大汽车搞运输,生活越来越充足。
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铸就了他的刚强性情,也孕育了他的奉献精神。他买了一台配钥匙机,为乡亲们免费做事;安装了一部电话机方便街坊邻居,从未收取过一分钱。他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公益奇迹。用他那微薄的抚恤金先后为我国申奥、远南残运会、受灾地区、留守儿童、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和温县四中烧伤学生捐款数千元。他关心下一代发展,每年到多所学校对学生做爱国主义报告,多次为学校制作爱国主义传授教化幻灯片。他帮助大连一个中学生,顺利大学毕业并事情。数十多年来,那位学生一贯给马生国写信,表达对他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他是温县城内中学校外辅导员,并每年为学校拿出1000元作为助学资金。2017年,在全国第三届“关爱来日诰日,普法先行”活动中,他向温县五所学校捐献一万余元的普法教诲和国防教诲书本。在去年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斗争中,他向疫区捐献1600元。今年7月,他又向受洪灾群众捐献1000元。
他是温县“肢残协会” 副主席,是温县、孟州、沁阳三县市“残友联谊会”总会长。每年除操持国家“助残日”残友聚会和其它活动外,还不顾酷暑寒冷,常常奔波于三县市之间,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有几次由于骑车韶光长,屁股上都磨出了脓血泡。他联络带领残友自主自强、互帮互助,并多次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心电视台曾为他做过专题宣布。
去年9月,他在多年积累的根本上,编写了《阳光路上》一书,全书四十余万字。本书立意深远,阅读范围广,以政论、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激情亲切讴歌党和祖国、讴歌改革开放、讴歌各行各业呈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和喜好。
从“生活累赘”到造福社会,奉献公民,这是一个强者困难跋涉的进程,更是实现空想和人生代价的非凡超越。他用生命的强音叩响了那属于自己的五彩梦,为我们树立起了一根抗争命运、寻衅生活的残酷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