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尚书·商书·仲虺之诰》中讲学习态度的一句话。

学习该当多互换还是因循守旧,学习该当多打仗,还是该当独守一隅,学习该当走出去,还是闭门造车。
《尚书》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即多打仗,多互换,多学习。
要持开放态度,不能守旧、傲慢、自封。

一个人学多少,取决于问多少。
不懂就问,知道的也就越多。
一个人不懂却不问,那便是人群中的下等人了。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由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实践中碰着问题然后再学习,是再次一等;碰着不懂的问题还不学习,这样的百姓便是下等的了。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说的正是下等人“自用则小”的特性。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自用则小”,庄子在《逍遥游》中也说过类似的话,“自用偃蹇”。
偃蹇,是骄横、傲慢的意思。
一个人将骄横、傲慢用到学习中,就离刚愎自用,因循守旧不远了。

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正是对付“好问则裕”的一种肯定。
只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迈向更加广阔的道路。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可以作为读书学习的座右铭,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有敢于悛改的勇气,走出狭小天地的空想,以及虚怀若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