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里运河堤 枚亭
在外地做官的赵嘏,在空隙之时,惦记起千里之外的故乡—山阳,想起那个在枚皋旧宅边的老家故宅,故乡的荷花、杨柳、渔船、古寺、大河都列列在目,统统都是那么美好。
忆山阳
(家在枚皋旧宅边)
●唐 赵嘏
家在枚皋旧宅边,
竹轩晴与楚波连。
芰荷喷鼻香绕垂鞭袖,
杨柳风横弄笛船。
城碍十洲烟岛路,
寺临千顷夕阳川。
可怜时节堪归去,
花落猿啼又一年。
【注释解读】枚皋旧宅:枚皋,西汉辞赋家,枚乘之子。旧宅,据《淮安府志·古迹》:“枚乘故宅在淮阴故城南二百步。”“楚波连”句:当门便是竹轩,门前与楚波连接,四周水竹相连一片,空碧互映。“弄笛船”句:轩前水边,无限行乐。垂鞭在柳风之下,横船在荷喷鼻香之中。“夕阳川”句:羁身渭南,遥望故乡,如隔登仙之路;来看渡口,又限无梁之川。十洲:指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聚窟州、风麟州,传说都在八方大海中,为神仙居住之所。
【赵嘏简介】赵嘏(gǔ)(806—853),字承佑,唐代山阳(淮安区)人。唐代著名墨客,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833)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安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844)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长诗《长安秋望》中“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一联,最为有名,因有“赵倚楼”称号,有《渭南集》传世。现存二百余首诗作,以七律、七绝为多为妙。
赵嘏
《咏淮古诗选》往期推举
淮水东南第一洲|咏淮古诗词(1)|名句由来|总665期【第828篇】
(枸杞)“还知一勺可延年”之由来(2)|咏淮古诗词|名句由来|总666期【第829篇】
(漂母墓)古墓樵人识 前朝楚水流(3)|咏淮古诗词|名句由来|总667期【第831篇】
(高适)涟上题樊氏水亭——咏淮古诗词(4)【咏涟水】
(李白)《淮阴书怀寄王宋城》——咏淮古诗词(5)【咏淮阴】
(姚广孝)壮丽东南第一州——咏淮古诗词(6)【咏淮安】
(康熙)《晚经淮阴》|咏淮古诗词(7)【咏淮阴】
(赵嘏)《楚州宴花楼》|咏淮古诗词(8)【咏楚州】
(杨万里)《淮白赞》|咏淮古诗词(9)【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