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重视,以是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吟咏除夕和新春的诗词。最早的除夕诗一样平常认为是南北朝期间墨客徐君倩的这首《共内人夜坐守岁》,诗云:
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摧。
墨客在除夕夜和自己的夫人一起守岁,一家人其乐融融,当真是令人倾慕,徐君倩将对新春的期望描摹的十分细腻和精彩,可见,自古以来,人们便会欢庆辞旧迎新的时候,便有守岁的风尚。
而新春之际,在北方的节气中正处于“五九、六九沿河插柳”的时候,景象尚且寒冷,但是春色自此之后,逐渐现出端倪,景象也会逐渐转暖,可以说对新东风光有着美好的期待,唐人卢照邻彷佛对此颇有心得,曾写下过一首《元日述怀》的诗作,诗曰: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诗中充满着欢快的气息,而且将对早春风光的无限期待,写了出来,的确是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欣欣向荣的希望之景。希望当今年的春天到来之时,疫情能够得到很好的掌握,人们可以摘下口罩,沿河看柳、户外赏花,感想熏染春天的美好气息!
当然,除夕和新年少不了祈求纳福的味道,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期的宫廷墨客,自然少不了在这种佳节上作诗应景,他有一首《守岁侍宴应制》的诗:
季冬大年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这首诗对仗工致,读来富丽堂皇,新春的美好景象和宫廷的热闹气息,都被杜审言描述了出来,作为应制诗,该当说是非常好的作品了,但是读完却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这首诗中,总觉得短缺一种朴拙的感情,或者说触动人心的东西。
当然,有欢快便有悲哀。能够与家人团圆、欢聚一堂的人们自然是愉快的,但是远在他乡、独自过春节的人,却会充满着无限伤感,尤其是看到别人万家灯火团圆的时候。著名的边塞墨客高适也不例外,有一年,他独自一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无眠的他写下了这首《大年夜作》:
旅社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思念故乡的亲人,却偏说亲人在思念着他,这种转换视角的手腕,王维也用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白居易也用过,“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当真是越读越耐人寻味。高适以边塞诗著称,他的诗大多给人硬汉的印象,但是这首诗却充满了柔情,硬汉落泪并不可笑,人到伤心处,铁石心肠也会落泪的。
中唐墨客戴叔伦相信最能体会高适的这种感情,这一年,他也是独自一人在旅社中度过除夕,写下了一首十分动听的《大年夜宿石头驿》:
旅社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嫡又逢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这一句,实在能另所有不能回家过年的人落泪。戴叔伦在诗中充满了自嘲之感,老去的边幅、年年的流落、亲人的思念,苦涩而又寂寞,他或许会对灯思考吧,这统统有什么意义?以是除夕更像是一壁镜子,将乡愁清楚地照在你的面前,平时看着大家劳碌的身影,或许不会觉得到什么,但一到除夕,人去楼空,面对万家灯火时,那种孤寂凄凉之感,怕是隐蔽不住了吧。
欢快和悲哀是相对的,但是除夕一过,人又老了一岁,却是不争的事实,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将这种感慨,借助诗歌的力量,十分形象的描述了出来,他有《守岁》诗曰: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苦处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苏轼的比喻令人线人一新,将蛇比岁,将蛇蜕比喻光阴不可留,感叹人生苦短、岁月易逝,勉励自己要惜时如金,新的一年要更加努力,不要让自己的空想抱负付诸流水。如苏轼这种天才式的人物尚且如此,你我又有什么情由不去努力呢?
当然,苏轼虽然总是遭到伤害,但是生活还勉强过得去,不至于为了温饱而过分焦急,然而有些文人却不是这样的,明朝号称江南第一风骚才子的唐伯虎,有时候便吃不饱饭,乃至在除夕亦是如此,他为我们留下了一首有趣的《除夕口占》诗: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唐大才子以卖画为生,常常陷入潦倒穷困的地步,晚年更是贫乏之极,常常靠朋友接济,即便是除夕,也没有多少改变,以是他写诗自嘲,当真是充满了万般的无奈和酸楚。
新春佳节,一万个人有一万种心情,但是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团圆,一贯都是新春的主旋律,这彷佛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影象。每到新春之际,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大地上,生动着无数归行的人们,他们想尽统统办法,水陆空多方搭配,便是为了能够回家团圆,这种感情,从古至今,从未发生过改变。
今年的新春彷佛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疫情肆虐,全国高下一片“寂静”,我们普通人只能宅在家里,一线医护职员却在冒着危险没日没夜的奋斗。但无论若何,我相信,今年新春人们的心情里一定有一条:等到春暖艳阳时,要出去看看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