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原作遗失落,此图后人所作,仅供参考

下面,我们来走近这个令人惊叹的“诗歌魔方”。

璇玑图》是东晋期间前秦名将窦滔妻苏蕙所作,它是一幅织在丝锦上的回文诗图
原锦已经失落传,相传该锦广八寸,以朱、墨、青、紫、黄五色织成。
纵横各二十九行,共计840字。
该诗不仅倒读、正读均成文成韵,而且纵横交错也能读出诗来。
李公麟《璇玑图序》说:“由中旋外,以循四旁,于其交会,皆契韵句。
循环反复,窈窕纵横,各能妙畅,随其所出,各成章什。
”对付它的解读,从古到今彷佛没有间断过,而且解读出的诗越来越多。
在措辞的组织和形式的安排上,《璇玑图》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是回文诗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其在诗歌形式上的考试测验,无疑为后来诗歌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不仅如此,《璇玑图》的传说也成了后来人们文学创作耐久不息的一个话题,以它为素材的诗歌、小说、戏曲有很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璇玑图》还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

第一,先说它的“随其所出,各成章什”。

真正的智斗小三为赢回丈夫的心她把情诗写成了旷世佳作

其最中央一环,标明了作者和诗题。

诗图璇玑,始平苏氏。
苏氏诗图,璇玑始平。

参照李蔚《诗苑珍品璇玑图》,列举以下几首《璇玑图》中解出来的很通畅的诗。
如:

周南邵伯,窈窕淑姿。
楚郑卫女 ,河广思归。

长歌咏志,遐路逶迤。
双商齐兴,硕人其颀。

华流曜容,残酷葳蕤。
宮徵情伤,感我情悲。

又:

游西阶,步东厢。
休桃林,阴翳桑。
鸠双巢,燕飞行。

流泉清,水激扬。
仇好悲,思君长,愁叹发,摧容伤。

其余,从诗图的右上角开始,顺时针一周,可得这首诗:

仁智怀德圣虞唐,真妙显华重荣章。

臣贤惟圣配英皇,伦匹离飘浮江湘。

津河隔塞殊山梁,民士咸旷怨路长。

身微悯己处幽房,人贱为女柔有刚。

亲所怀想思谁望,纯清致洁齐冰霜。

新故或意殊面墙,春阳熙貌凋兰芳。

琴清流楚激弦商,奏曲发声悲催藏。

音和咏思想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

忽略个别为顾全韵脚和全局而不甚畅通的地方,这首诗很好地展现了若兰的深情和怨念。
她自比娥皇女英,自己对丈夫的感情纯洁若冰雪,却被关山阻隔,只能在闺房看花着花谢,百无聊赖地操琴,却又引得自己心情更加忧伤。
用典精切,词句雅正,宣示自己的思念和愁苦,却不流于轻俗,可以称得上“思天真”。

第二,《璇玑图》接管了《盘中诗》借图形表意的办法,跟回文手腕奥妙结合,将语音的回环和视觉的回环结合,以表达徘徊婉转的情思。
这种做法达到的效果,也可谓空前绝后。
正是由于这种结合,才使得其包含了如此多的诗,也使得它成了后世研究者耐久不衰的话题。

第三,《璇玑图》可以被当做是一首诗,由于它历来以单独的形式涌现,但是它不同于一样平常意义上的诗,或者一样平常意义上的诗图,由于它蕴含彷佛无限,包纳了上万首的诗。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变幻中的“诗集”。
以区区840言而容纳各种诗歌上万首,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它的造诣也是绝无仅有的。

第四,在中国的杂体诗的历史上,《璇玑图》的影响可谓绝无仅有。
一首诗不单被演绎成很多诗集,还被《四库全书》三次收录 ,连《四库提要》也叹为古来无有。
唐太宗曾经做过拟《璇玑图》的诗,武则天更是亲自为其作序,并作为科举试题。
还说:“朕听政之暇,把稳坟典,散帙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多才,复美连波之悔过,遂制此记,聊以示将来也。
”可见她对《璇玑图》的重视程度。
之后,人们更是将能从《璇玑图》解出多少首诗看做才力大小的一个标准。
有名的才女朱淑真和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也对《璇玑图》有过浓厚的兴趣,并或为之作序,或倾力解读。
清代编修《四库全书》,乾隆天子亲自审阅了收录《璇玑图》的《回文类聚》,并为回文诗的选编亲自下诏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