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

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古诗十九首之庭中有奇树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馨喷鼻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予给昼夜思念的亲人。

花喷鼻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宝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注释

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wèi):赠予,赠与。

⑸馨(xīn)喷鼻香:喷鼻香气。
盈:丰裕,充积。

⑹致:送到。

⑺贵:宝贵。
一作“贡”。

⑻感:感想熏染,冲动。
别经时:离去之后所经历的光阴。

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时令的转换来发轫。
由于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统统永久是那样沉闷而短缺变革,使人感到麻木。
唯有景象的变革,时令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由于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旧没有头。

墨客始终暗用比兴的手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天下。
一方面,花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楚;另一方面,还隐蔽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便是:花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正是主人公道生遭遇的象征。
在《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冉冉孤生竹》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期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用蕙兰花一到秋日便凋落了,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
这是中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
但是在《庭中有奇树》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是明白说出,而是留给读者去体会。

每天一首古诗词喜好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