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老街自己这些年的体会,各有各的难处,作好都难。
对付初学者来说,我认为作诗是根本,可以从古绝句开始,然后律绝句,然后五律。会了五律,七律也就不难了。末了再学习填词。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下面,老街以李白“静夜思”等诗为例,先从最大略的五言绝句提及。
一、静夜思是古绝句,古绝句要把稳的问题
旧体诗中,我们把四句的诗,被称为绝句,一样平常是五言和七言,也有少量的六言诗。但是绝句中有古体、近体之分。
古绝句出身时,格律诗还没有定型。在唐朝格律定型往后,依然有很多人喜好作古绝句。
古体绝句虽然不是格律诗,但也有自己的规矩,
1、押韵
不可平仄混押。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2、4句押仄韵: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押仄韵)。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押仄韵)。
孟浩然的《春晓》1、2、4句押仄韵:
春眠不觉晓(押仄韵),处处闻啼鸟(押仄韵)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押仄韵)。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1、2、4句押平声韵:
床前明月光(押平韵),疑是地上霜(押平韵)。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押平韵)。
可以看出,古绝句2、4句一定要押韵。平仄韵不可以混用。第一句是否押韵哀求不严。
2、白脚与韵脚, 平仄相反
白脚(不押韵句子的末了一个字)与韵脚,一样平常平仄相反。
第一句哀求不严,例如贾岛《寻隐者不遇》中,第一句的“松下问童子”。不押韵,但是和韵脚平仄一样。
但是,第三句的白脚和韵脚一样平常平仄相反,例如上面三首诗中:声、少;中、处;月、乡。都是平仄相反。
这种规避,可能是起源于齐梁期间,沈约等永明体墨客讲究四声八病,个中犯上尾之病被认为是外行人。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 名為上尾。詩曰:“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或云:如陆機詩曰:“衰草蔓長河,寒木入雲煙。”(“河”與“煙”平聲。)此上尾,齐、梁已前,時有犯者。齊、梁已來,無有犯者。此為巨病。
若犯者,文人以為未涉文途者也。
唯連韻者,非病也。如“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遠道”是也。《文镜秘府论》
二、律绝句的哀求,静夜思若何改律绝句大略来说,格律诗四要素:平仄、押韵、粘连、对仗。绝句可以不对仗,但是其他三个对着必须遵守。
1、押韵
古绝句可以用邻韵通押,但是律绝句弗成,只有第一句可以用邻韵,2、4句必须用一个韵部。
例如以an为韵母的韵部,就有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一先等好几个韵部。这些韵部在古韵中互为邻韵,格律诗中不可以同时利用(第一句除外)。
2、平仄
律诗有4个最基本的句式,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表示可平可仄)
例如:床前明月光,平平平仄平,是律句。疑是地上霜,平仄仄仄平,不是律句。律诗必须利用这四种句式(还包括四种句式下的变格和拗句 ),否则就不是律诗。
以是李白的静夜思,是古绝句,而不是律绝句。
3、粘连
律绝句的第二句第2字,必须和第三句第2字平仄一样,否则便是失落粘。例如《静夜思》,如果都用律句,但第二句的“是”,与第三句的“头”失落粘,也不是标准的格律诗。
4、古体改近体 静夜思改为律绝句
近体诗便是格律诗。如果把《静夜思》改为律绝句,那么“ 上、头”两个字的平仄必须改一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街随便改一下:
床前明月光 ,【照我鬓边】霜,【翘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样,便是一首格律诗了。须要提示的是,望,是平仄通用的字。
三、静夜思改为五言律诗,须要把稳什么
和五言绝句比较,五言律诗多了两个变革,第一,多了四句,第二,中间的四句必须两两对仗。
下面,老街狗尾续貂一下,把静夜思改为五律:
床前明月光,风拂鬓边霜,
翘首--望--明月,吟诗--思--故乡。
情人--遥夜--叹,游子--驿程--长。
犹记别时泪,秋空雁一行。
中间四句为颈联与颔联,按照格律哀求必须对仗,但是对仗要把稳几个细节。
1、避免四平头
格律诗要把稳相连的四句前两个字,一定要有变革。
如果上面这首诗,颔联是白首--望--明月,新诗--思--故乡。那么这四句的前两个字都是名词:白首,新诗,情人,游子, 就犯了四平头的毛病。
而实际上,颔联的翘首和吟诗,是动宾构造,颈联的 情人、游子,是偏正构造的名词。因此避免了四平头。
大家可以不雅观察一下唐诗,有人把稳避免四平头,有人就不太把稳。这并不是大毛病,但是只管即便避免。
2、句式构造避免雷同
这个好理解。
翘首--望--明月,吟诗--思--故乡。是212构造。
情人--遥夜--叹,游子--驿程--长。是221 构造。
如果颈联是:情人--叹--遥夜,游子--长--驿程。也是212。颔联颈联结构相同,也是一病,有人把这个也认为是一种合掌。
不过,这种情形,在唐诗中,也常见到。
3、宽对的利用
颈联中,“首、诗”虽然都是名词,但显然不是一类;颔联中,“叹”是动词,“长”是形容词。这在古诗中属于宽对。
古诗中的对仗不可过于拘泥,太追求工对每每误入歧途,大多数古诗的佳对都是宽对。例如:
人远花空--落,溪深日复--长。
东风酒影--动,晴日乐声--长。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结束语从静夜思改成律绝句和五言律诗的过程,可以看出不同诗体的差异。
相对来说,古绝句险些无拘无束,适宜作为入门练习;律绝句就有一些难度了;作五言律诗更难, 很多初学者刚开始时,会有左支右拙的觉得。
但是坚持多读、多思、多练后,总会取得进步。
其余,学词最好从学诗开始,词的押韵、对仗相对宽松大略。除了个别篇幅特殊长的词牌以外,多数词比五律和七律要大略。
但是词谱2000多种,不像律诗只有四体,填词时须要照着词谱填写。其余,诗庄词媚,有的诗句不适宜入词,有的词句不适宜入诗。
上面仅仅是从诗体上来说,入门后还是很长的路要走。
@老街味道
不雅观宋填词144|两地不同栽一样平常开,郑域咏梅词写大家生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