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点亮夜京城13条方法”以来,多种形式的“夜经济”在北京升温。不但是深夜食堂,博物馆开放夜场、图书馆延长闭馆韶光、公园开放“夜游”线路……
北京正借着“夜经济”东风,重构夜间消费形式,改变以往“北方没有夜生活”的偏见。
华熙LIVE·五棵松,不雅观众通过大屏幕不雅观看篮球比赛。新京报 吴宁 摄
镜头1
外摆上街 三里屯慢下来
在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曾被禁止的规定正悄然打破,比如商家“外摆”布设,设置合规、舒适的外摆摊位,让消费者近间隔感想熏染“夜京城”,成为开放式街区引发夜间消费潜力的一剂“良方”。
8月初,三里屯率先试点商家“外摆”,在业态形式上,由曾经较为集中的餐饮领域向零售、休闲时尚、生活办法类领域拓展。溜达在三里屯街区,3.3大厦、邃古里楼下的露天餐位大多满员。
王府井步辇儿街,一家家店铺支起伞棚、摆上桌椅,险些座无虚席。老字号吴裕泰店外可喝到解暑的冷泡茶,百货大楼前能品尝到满记甜品,洋快餐肯德基门前也设立了外摆区,食客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订餐。北冰洋和义利的外摆小店人气最火,这里发卖的北冰洋汽水、袋儿淋、双棒冰棍儿,还有老北京瓷罐酸奶,吸引顾客排队购买。
“逛累了,随便找个地方一坐,喝点饮料吃点甜点,觉得生活都慢下来了。”市民吴女士说,影象中王府井大街上也曾设立过水吧,但“售卖的东西没有特色,与王府井的气质不搭。”如今设立的外摆区符合商家特色,发卖的产品也很丰富,有的地方还成了网红“打卡地”,比如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前的和平菓局,一到夜里,地下二层入口处就得排队,“多少年不见百货大楼排长队了”。
东城区商务局表示,除了王府井步辇儿街,金鱼胡同、风情街北院等周边区域也均有外摆布设。“十一”期间,大阮府胡同、大甜水井胡同等处休闲外摆也将陆续业务。
三里屯办公室主任罗晓峰表示,作为朝阳区的首个试点,三里屯商圈“外摆”取得一些成效,外摆商户逐渐增多,但依然还在“边试点边摸索”,“详细政策和审核标准还在制订当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现在还没有一套完全的体系。”
据悉,三里屯还将设立商圈夜间经济“屯长”,卖力统筹折衷夜间经济发展。明确将三里屯商圈2.9平方公里列为朝阳外摆示范范围,第一批设置邃古里、通盈等40个示范点。
9月4日,三里屯邃古里北区,商家在户外设消费区供顾客消费。新京报 王嘉宁 摄
镜头2
篮球天下杯开赛 五棵松人头攒动
最近一段韶光,要说“夜京城”哪里最热,华熙LIVE·五棵松算一个。
作为2019年篮球天下杯比赛园地,五棵松体育馆承办了中国队所在的A组小组赛、第二阶段小组赛、半决赛、三四名比赛及决赛等主要赛事。看着大屏幕比赛转播,喝着啤酒,成了不少消费者刷夜的办法。
“以前我记得凯迪拉克中央阁下只有个空荡荡的卓展购物中央,没想到现在一出地铁,就有一个这么热闹洋气的商圈,球迷的吃喝玩乐都可以在这里办理。”北京球迷高师长西席说,进场馆看比赛是一种体验,在广场上喝啤酒看转播又是一种感想熏染。
本届篮球天下杯,华熙为球迷供应了两处看比赛的空间,一个在华熙中心广场,200平方米的LED大屏幕转播中心台直播画面,还供应啤酒等饮品,球迷可边喝啤酒边看比赛;另一个在五棵松HI-PARK篮球公园下沉球场的北侧园地,有一个面积达200平方米的户外8K大屏转播中心台直播画面,涉及比赛场次包括小组赛中国队的比赛、半决赛、决赛等9场。
“海淀区有两批人总在熬夜,一是‘码农’,二是电竞爱好者。”海淀区商务局副局长王申说,海淀区有40所高校(不包括民办院校及职业学校),一个学校有多支电竞游戏战队。
在华熙LIVE·五棵松,电子竞技体育赛事是另一大特色,除了凯迪拉克中央的体育赛事、大型演唱会,这里还有北京最大规模的无动力电子竞技场馆RNG。
“每次RNG电竞馆举行赛事,都可以吸引上万名不雅观众。”华熙LIVE·五棵松干系卖力人先容。在RNG场馆看到,场内座位只有700多个,每场比赛网上购票险些“秒没”,恒河沙数的粉丝都是在广场上席地而坐,不雅观看大屏幕转播。
王申表示,各个阶层、各个年事段的消费者需求不同,“夜经济”不仅是深夜食堂。海淀区今后将发展以科技快闪和数字文化消费、文博图馆延长韶光、体育康健、社区生活E中央(便民商业24小时窗口,例如超市发+罗森+瑞幸+OTC夜间药店)为主的夜间消费供给形式。
华熙LIVE·五棵松,不雅观众通过大屏幕不雅观看篮球比赛。新京报 吴宁 摄
镜头3
博物馆、公园推夜场 亮出“另一壁”
北京多家博物馆也在考试测验开放夜间活动,亮出“另一壁”。
7月28日开始,都城博物馆每周六延长开放韶光至20时,推出相应的文化讲座等活动,以丰富夜场内容,七夕当天,都城博物馆除了延长开馆韶光,还策划了一系列以馆藏佳构中爱情元素为切入点的创意主题活动,约请情侣“约会博物馆”。
此外,国家博物馆暑期每周日延时开放至21时。
北海公园在荷花湖景区考试测验开拓“夜游”线路,7-10月每晚19时至21时,开放10条摇橹船带游客夜游太液池。天坛公园推出2条夜游线路:中轴线深度游(圜丘+覆信壁+祈年殿)、斋宫菜+中轴线深度游,一周多次开放,每次通过预约接待50-60人次。
南宫五洲植物乐园推出“会发光的植物园——小动物奇妙夜”,在夜晚变成了一个奇幻的动植物王国,追逐调皮的貂鼠、不雅观察小飞峡蜜袋鼯、与龙猫亲密打仗,这些童话中的梦境成了现实。植物乐园业务韶光从18时延长至22时,成为北京首家“夜间动物园”。
王府井街区的外摆摊位。新京报 王贵彬 摄
专家
应推动更多的文化功能“市场化”
北京推动“夜经济”,最常见的模式便是“深夜食堂”,公立图书馆、博物馆等一些奇迹单位却不是很积极。
固有的系统编制限定,成为掣肘。
“奇迹单位体例有限,开夜场延长事情韶光,博物馆人手不敷,事情职员也得不到加班费。”国家博物馆一位卖力人说。其余,博物馆开放夜场,还要考虑场馆照明设备、文物保护等问题。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文化消费是“夜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文化消费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馆、文博馆等,很多商业领域也在做一些市场化的文化功能。有的企业在商圈培植小型水族馆、自然博物馆等,设立一些演出场所,这些场所更有市场化氛围,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应加强这些场所的文化消费功能。
“奇迹单位都是全额拨款,开放夜场涉及本钱问题,干系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赖阳认为,开放政府手中的资源并不难,难点在跨政府部门折衷,因此须要各部门联合推出一些支持政策。
背景
“13条方法”点亮“夜北京”
今年2月,北京出台匆匆消费稳增长“十八条”方法,繁荣夜间经济便是个中之一。
7月12日,北京市公布“点亮夜京城13条方法”,推出一批促进夜间消费的详细方法。比如优化夜间公共交通做事,周末延长地铁运营韶光,适当增加道路限时停放车位;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韶光;开拓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积极推动中央城区4A级以上景区根据实际条件延长开放韶光1-2小时等。
“13条方法”履行以来,北京“夜经济”持续火热。
新京报拜访部分商圈创造,地铁夜间延长运营韶光,方便市民去长安街沿线和二环周边的商圈消费。有消费者表示,以前地铁不到11点就没车了,现在末班车延长到夜里12点半,方便不少。
不过部分区域的停车难依然突出。比如公主坟商圈,高峰期绕好几圈也难找到停车位,簋街周边停车位稀少,最好公交出行或打车。
城市交通专家徐康明认为,夜间出行还是应以出租汽车为主,目前北京出租车的运价机制不完善,不敷以勾引司机夜间运营,建议北京研究夜间出租车的运价系统编制。
新京报 陈琳
编辑 张畅 白爽
校正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