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才子办事谨慎,待人诚恳,他们不仅结交了很多朋友,而且还时候牵挂着自己的亲人,比如北宋的王安石、苏轼等人,都对自己的弟弟非常关心,唐代一位才子更是如此。
下面先容杜牧送别弟弟时写下一首七律,用典无痕,字里行间尽显骨肉情深。

送杜顗赴润州幕

唐代 · 杜牧

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门栏不觉深。

杜牧送别弟弟时写下一首七律用典无痕字里行间尽显骨肉情深

直道事人男子业,异域加饭弟兄心。

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夸玳瑁簪。

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坟下与沉吟。

杜牧是深受读者喜好的晚唐精彩才子,一篇《阿房宫赋》让他年少成名,也为他进士及第铺下了拍门砖。
不过由于生不逢时、性情倔强,墨客纵然满腹经纶,也时常遭受排挤。
才子于是倍感惆怅和悲哀,也对未来的仕途充满了迷惘。

杜顗(yǐ)是杜牧的弟弟,他从小体弱多病,而且还患有严重的眼疾。
杜牧为了弟弟的康健,常常四处寻医问药,真是操碎了心。
唐代大和年间,李德裕罢相,被贬为镇海节度使,杜顗被征辟为巡官,跟随李大人一起前往镇江,杜牧在弟弟临行前写了这首诗寄赠给他。

开篇表达出对李大人的感谢之意,“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门栏不觉深。
”杜牧生平经历坎坷,虽然堪为栋梁之材,却苦于无人赏识。
以是他深知,弟弟能够得到李德裕的征辟,实属不易。

“知音”即指李大人,暗表一份感激之意。
“不觉深”三字,传达出李大人民平易近,又乐意提携青年才俊的高尚品质。
杜牧为弟弟感到高兴,平生能够碰着一位伯乐,实在是一件幸事。
同时墨客也情不自禁地称颂弟弟乃是“少年才俊”,值得获取这样一次难得的机遇。

颔联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鼓励和关心,“直道事人男子业,异域加饭弟兄心。
”墨客希望弟弟做一个正派的人,并成为一个大公至正的男子汉,不要为了寻求暂时的名利而随波逐流。
墨客又担心弟弟在异域身体不适,又见告他要把稳加强营养,不要过于劳累。

实在杜牧何尝不知道,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宦途中更是充满了艰辛和险恶,顺利时可以连升三级,困境中也可能身败名裂。
有人一朝得势,一人得道;有人一旦失落足,祸及九族。
墨客越是复苏地把稳到这一点,越是希望弟弟不要陷入漩涡,唯有洁身自好、为人端正,才能在困境中不感到迷茫。

颈联则劝告弟弟要努力事情,“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夸玳瑁簪。
”出句化用《韩非子》中的典故,传说西门豹脾气浮躁,以是便常常佩 带柔韧的丝绳,以提醒自己办事要学会从容不迫。
韦指皮绳,弦是弓弦,二者合在一起,表达缓急之意。

玳瑁簪,本指以玳瑁甲制作的发簪,引申为可以引以自满的事物。
墨客希望弟弟要懂得守拙,不可矜矜自夸,更不能处处显摆,不然就会遭人嫉恨,还可能被人垢笑,从而失落客岁夜家的信赖和支持。

结尾更显意味深长,“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坟下与沉吟。
”墨客又叮嘱弟弟,如果你在上元怀古,就顺便思念一下东晋名相谢安。
这位先哲若是泉下有知,就会赞颂你的高风亮节。

上元,地名,唐代时从属润州(镇江)。
谢安足智多谋,他在淝水之战中曾击败前秦十万大军,建立了不朽功绩。
谢安去世后葬在上元东南,墨客希望弟弟以古代英雄人物为榜样,存心事情,早日建功立业。

读完杜牧的这首七律,人们一定会感慨哥哥对弟弟的关怀备至,也讴歌他们之间的骨肉情深。
墨客不仅对弟弟的事情和生活提出了自己的见地,而且还鼓励他积极上进、小心处世,更希望他成为一位顶天立地的正派人士。
全文情绪朴拙,发自肺腑,更随意马虎引起令众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