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这是独一无二的清明,拥有独属于这个时节的美好。

2024年清明节之际,江苏省精神文明培植办公室、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策划推出特殊节目“我们的节日·清明”,主持人赵丹军约请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晓愚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分享节日知识,传播节日文化。

清明的节气之美

二十四节气中为何唯有清明成为法定节日这里有谜底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清明时节,天清气朗,活气勃发,大地呈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这个时候,空气是清新的,景致是妖冶的,盛开的繁花在一片碧绿的衬托下更显娇艳,让人沉醉。
“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满眼都是热闹的色彩;“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一派春日好景象。

清明的习俗之丰

——踏春赏景 亲近自然

清明作为传统节日,领悟了上巳节和寒食节的习俗。
上巳即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人们一样平常会洗除冬天以来的污垢,消灾除尘,祈求生活的美满安然。
据史乘记载,寒食节源于对春秋期间晋国大臣介子推的纪念。
清明在寒食节后两三日,人们把对父母祭扫的日子定在此时。
唐代往后,国人把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合并在一起,固定在清明这一天,成为清明节日。
宋代更是准备了7天假期,让人们既能户外踏青,通过折柳、放鹞子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感想熏染春日的美好,也有充足的韶光为逝去的亲人斟一杯水酒,摆一束菊花,让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与其同在,与之分享。

清明的内涵之深

——饮水思源 追思慎远

清明,总是让人百感交集。
我们欢快赏春,也追思慎远。

清明节链接了我们和大自然,也链接了我们与逝去亲人之间的情绪。
我们折柳、插柳、赠柳,从柳枝顽强的生命里感想熏染生生不息;我们在清明时节放鹞子,让鹞子带走人生的烦恼,送去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我们站在义士墓前、纪念碑下,深深鞠躬,慎终追远,寻根思忆,致过往,敬来日诰日!

清明,汲取古人精神力量,为一代代子孙厚植忠孝仁义的品质,引发义务担当,构筑成了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崇奉。

刘老庄八十二义士之一李云鹏最小的妹妹李爱云,用52年如一日的坚守,去守护与日寇浴血奋战而壮烈捐躯的义士哥哥们,让赤色精神代代相传。
李爱云
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永平村落的村落民崔协贵和妻子陈茂英,用谦和的心、付出的爱、戴德的情,潜移默化地造就出四个精彩子女。
大儿子崔维成凭借参与完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运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儿子崔维兵,中国航天工程师,参与了神九飞船的设计和发射;女儿崔兰平和小儿子崔维平,都是成功的企业家。
他们秉承耕读传家的家风,代代相传,用知识、勇气和担当“为国家和社会做一些有用的事”,奋力报国。
崔协贵夫妇
清明,以家和爱的名义出发,为一代代后人造就家国情怀,凝聚奋斗力量,在接续奋斗的过程中,承前启后,不断前行。

4月4日9:05,让我们随着全实景沉浸式户外访谈节目《我们的节日·清明》,一起铭记清明带来的思考和冲动,不负年光时间流年,在新的征程上连续书写新的篇章。

播出韶光

2024年4月4日9:05

播出平台

【电视端】

江苏教诲频道

【网络端】

荔枝新闻、我苏、

大蓝鲸、荔枝教诲直播

台网同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