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
晨曦灿蔚沐无涯,如洗澄空落雪花。
翔舞翩翻怡闹市,争鸣逐影掠食杀。
急突入水遭鱼戏。直上云天抚晚霞,
冬曰斜阳童叟醉,人鸥同乐胜仙家。
掠食杀:游人捧着食品待海鸥从手中抢食。
落雪花:洁白的海鸥千万只飞舞空中,远看犹如飘落雪花。
昆明的海鸥叫红嘴鸥,来自北西伯利亚。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每年都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全体中国来到昆明过冬,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再集体返回。至今有30多个年头了。
昆明市内凡是有水的湖河沼泽湿地,包括大学校园的小块水域等等都是她们的生存栖息地。每年冬天都上演着人鸥同乐的美剧。是昆明冬天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些平时劳碌分不开身的上班一族,到了节假日都愿带着孩子和老人举家外出晒晒太阳,喂喂海鸥,拍拍照片,吃吃小吃,顺带着到滇池周边的田间地头摘些季候水果和蔬菜------
那些退休在家的老人们,一到冬天最欢畅的事情便是三、五相约,用足“爱心卡”(昆明市退休老人都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带上面包或者低廉甜头的点心面食到指定的地方相会,喂海鸥便是老人们相约消闲的最好借口。
喂鸥老人中,有一位叫吴庆恒的退休工人。从前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建国后受迫,生平孤苦。每月的退休金很微薄,他硬是拿出不多收入的一半做成食品或者买鸥粮喂鸥。他说海鸥是他的孩子,他有任务也喜好养育它们------从海鸥到昆明的几十年间一贯坚持这样做,直到前几年离世。他的事冲动了昆明人。后来昆明电视台向市民发起捐赠,在翠湖公园内为这位喂鸥老人立了一尊青铜雕像,也算是对老人的告慰。这是昆明历史上第一座由市民捐钱为一位普通人塑的雕像!
禽流感肆虐的那几年冬天,昆明人不敢去喂鸥了,怕传染疾病。红嘴鸥的叫声没那么悦耳了,翔姿也没那么轻盈了,湖面上创造了饿去世的红嘴鸥------市政府立即拨款组织专业技能职员研发生产适宜海鸥生命须要的特制营养鸥粮,责成街道办事处组织专职喂鸥职员,在昆明几十处海鸥出没区域人工喂鸥------
还记得海鸥刚到昆明那几年,私家车为数不多,市区道路车流量不大。一到冬天,穿城而过的盘龙江两岸,就成了鸟的天国------特殊是交三桥、南太桥、双龙桥路面上落满了海鸥,汽车一过海鸥四散飞舞,汽车走后它们又连续在路中心闲步------市民们也见怪不怪的你走你的,你飞你的,我走我的,车走车的------
昨天上午办事途经翠湖,看到湖面上海鸥争食打趣随着湖水的波纹一漾一漾的,煞是逍遥惬意。忽然一只领头的海鸥起飞,就像一声号令千万只海鸥一起振翅冲向空中,遮天蔽日,瞬间蓝天为衬大雪纷飞!
创造来喂鸥的人大多操着外省口音,这才恍然,昆明的冬天朗晴舒畅得实在吸引人。
(图片由珠子拍摄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