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去世亡时,墨客们回顾往事,感慨万千,他们写下自己的绝命诗词,展现一个临终人的情思哀怨:

盖世英雄项羽一曲悲歌,唱出了自己末了的温顺: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

诗仙李白临终总结自己对人生的眷念和怀才不遇的惋惜: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爱国墨客陆游抒写了自己毕生的悲哀和期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祭无忘告乃翁六首著名的绝命诗词展现临终人的情思哀怨

一代奸相蔡京幡然觉醒,临终后悔: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笔者精心选取了六位历史人物写下的六首著名的绝命诗词,展现一个临终人的情思哀怨,让我们一起来谛听他们末了的心声吧:

一、盖世英雄末了的温顺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

项羽,名籍,字羽,号称“西楚霸王”。
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没有之一。
清朝才女李晚芳在《读史拙见》里夸奖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历史人物,在他短短三十年的人生中,留下了许多随处颂扬的针言典故,像破釜沉舟、作壁上观、鸿门宴、锦衣夜行、十面埋伏、八面受敌、霸王别姬等等。

公元前202年,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三十岁的项羽被刘邦的大军层层包围在垓下。
项羽知道这是楚汉相争的末了一场大战了,必须要有一个了却了,面对去世亡的结局,项羽不担心自己,可是面对心爱的女人虞姬,她该怎么办呢?项羽柔情似水,他年夜方悲歌,坦露自己的担忧。

人们常说,真正的军人,该当在末了的一场战斗中,去世于末了一颗子弹。
项羽做到了,他无愧于千古第一战神的称号。

二、诗仙李白的临终总结

《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大鹏振翅高飞,威震四海八荒,飞至中天它力量不济了,惨遭摧折。
它所余之风啊可以勉励万世,东游扶桑啊挂住了我的左袖。
后人得此而相传,孔子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去世伤心哭泣呢。

唐高宗上元二年(761年),生活窘迫的李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第二年,六十二岁的李白病重,他在病榻上把自己生平的诗稿交给了李阳冰,然后赋《临终歌》,写罢掷笔而亡。

李白生平有其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远大空想,为实现自己的空想,他矢志不渝地追求了生平。
面对去世亡时,李白对自己生平做了回顾与总结,诗中他以大鹏自比,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流露出他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奥深厚惋惜,读后令人欷歔不已。

三、一代词帝的无尽哀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顾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

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的光阴什么时候才能了却,往事知道有多少!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东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故国往事不堪回顾啊。

那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该当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朽迈。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彷佛这滔滔不尽的一江春水滚滚东流、永无止息。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的七夕之夜,这一天也是一代词帝李煜的四十二岁生日,他想到自己曾是堂堂一国之君,如今竟然落到囚徒的田地,真是往事不堪回顾啊!
于是他挥笔写下这首《虞美人》,命歌妓作乐歌唱。

当宋太宗赵匡义听到这首词后,大怒,认为李煜怀念故国,有不臣之心,命人赐药酒,将他毒去世。

这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
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用白描手腕直接抒怀,通过今昔比拟,通过意境的创造,表达了李煜对故国的怀念和他如春水般不绝的哀愁。

后人评价李煜“做个文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可惜出身不由己,生在帝王家。
做君王是他的职业,也是他个人的悲哀。
李煜出生的巨大反差使他写出了最能动听至深的作品。

四、一代文豪的临终画像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我已经心如去世灰、寂静无欲了,回顾我的这生平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一样流落不定。
若是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便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年逾花甲的苏轼在游览金山龙游寺时,写下了这首《自题金山画像》,两个月后,一代文豪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在生命的末了时候,苏轼回顾自己的生平,他抚今追昔,感慨不已。
作为天生的乐天派,苏轼以自嘲的口吻,抒写了自己的画像,精髓精辟概括了他生平的悲惨境遇:平生到处流落,功业只是连续遭贬谪的三州。
全诗造语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

天纵英才,一代文豪,回顾往事,唯存贬谪,其遭际之坎坷遂成千古之伤心事。

五、爱国墨客的悲哀与期盼

《示儿》

去世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本来就知道,人去世之后,人间的统统事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悲哀的,便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当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失落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了把这好见告你们的父亲!

南宋爱国墨客陆游生平致力于抗金斗争,一贯渴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因此屡遭挫折,却始终未改初衷。
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仲春(1210年1月),八十五岁的老墨客一病不起,在临终前,陆游还在忧心着国家的统一,他悲哀自己看不到收复失落地的那一天,于是他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绝笔诗。

全诗不假雕饰,直抒胸臆,传达出陆游临终时繁芜的思想感情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奇迹必成的武断信念。
这既是陆游的遗嘱,也是他发出的末了的抗战号召。
墨客那刻进骨子里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令人敬佩不已。

六、一代奸相的临终后悔

《西江月·八十一年往事》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

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

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蔡京字元长,宋神宗熙宁三年进士。
他依仗宋徽宗的信赖与重用,五度拜相,在官场上,蔡京安插同党,排斥异己,对忠实正派的官员极尽欺凌打击之能事。
为了谄媚宋徽宗,他大兴花石纲,加重了公民的包袱,成为北宋末年万人谩骂的大奸臣,被称为“六贼之首”。
以至于北宋民间歌谣传唱:“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天下。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因蔡京的所作所为已惹怒民怨,天下士人认为蔡京是六贼之首,侍御史孙觌等官员上书极力陈述他的奸恶,宋钦宗屈服了公民的呼声,敕令把蔡京流放海南。

在流放的路上,沿途的老百姓对他极为厌恶,无人乐意卖给他食品,以至于只管蔡京拥有无数钱财,却被饿去世在了流放的途中,终年八十岁。

蔡京在路径潭州(今湖南长沙)时,在人生的病笃之际,他回忆往事,泪流满面,后悔不已,只能“追思昔日谩繁华,到此番成梦话。
”这首发人深省的《西江月》便是他在潭州所作的绝命词。

在词中,蔡京回顾了自己已经八十一岁了,现在却无家可归,流落在千里之外的天涯,真是无比悲惨啊。
自己曾经也是五度拜相、风光无限的人,如今沉沦腐化到本日这般地步,都是由于贪恋荣华富贵的后果。

走到生命的尽头,蔡京才幡然觉醒,悔不当初,可是已经为时已晚,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论语·泰伯》里写道:“鸟之将去世,其鸣也哀;人之将去世,其言也善。
”意思是,鸟快要去世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在即将离开这个天下时,他说的话是至心话,也是善意的。

以上便是笔者精心选取的六位历史人物写下的六首著名的绝命诗词,展现一个临终人的情思哀怨。
我们一起谛听了他们末了的心声,愿我们通过他们的感慨,更加清楚生命的名贵,更加珍惜我们的人生。